试论如何提高师范专科院校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在不断地进行改革。目前,各个师范专科院校的语文教学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语文基础教育与相关专业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下降,严重制约了语文教学的发展,影响了师范专科院校的教育的提升。此外,师范专科院校的语文教学以赏析为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的面授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师范专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需要。本文研究了专科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大专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合理化建议,力求做到在保留语文课程的审美性和人文性的基础上,突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发挥语文教学在专科院校育人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师范专科院校;语文教学;实用性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应运而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各学科进行改革,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各大专科院校要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深入研究语文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努力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在高校的课程改革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型课程,关系着其他学科的成效,因此,其无疑成为了重点内容,是师范专科院校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提高师范专科院校语文教学实用性的意义

  1.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师范专科院校语文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对语文教学的重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是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重要举措。

  2.对学生的意义

  信息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对人们的言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语文素养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只是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不具备良好的阅读、沟通、写作能力,会阻碍自己在社会竞争大潮中的生存和发展。

  二、师范专科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1.忽视语文的教学

  语文课程在专科院校的地位要明显低于专业课程及公共课程。目前,语文课程越来越重视其人文性和审美性,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然而,语文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没有得到很好地重视,教学力度不够,致使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陷入僵局。

  2.教材的使用混乱

  师范专科院校在长期的建设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善的专业教材。然而,教材不能够突出专科院校的教学特点,存在理论多、内容多、实践性和应用型较低的现象,给专科院校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习压力。其中,教材内容主要以古文为主,侧重对文学经典作品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鉴赏能力为目标,没有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应用能力。

  3.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在高考制度的压力下,教师强调学生的成绩,却忽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沿用的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用机械记忆方式对知识死记硬背,却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刻地加工和理解,重视知识的应试能力,却没有对知识学以致用。教学课堂上,教师未对教材进行深刻地加工,并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及学生间的差异性,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活动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气氛单板乏味,致使学生产生厌学、逃学等现象,语文学习效果低下。

  4.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薄弱

  在师范专科院校中,语文课程处于边缘的位置。所以,院校在教学设备及师资力量的配置就相对较少,没有采取多媒体等高科技的教学手段,信息化水平较弱,教学效率低下。并且学生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专业的学习,语文的学习未能够获得较好的成效。

  三、提高师范专科院校语文教学的策略

  1.重视语文教学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在专科学校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语文教学在培养人文素质,提高人们精神世界,培养人的沟通能力方面的作用,不断革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只有提高了对语文教学的思想上的认识,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才能够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切实将语文教学工作做得更加的细致,让专科院校显现出自身的办学特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并且逐步提高语文教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2.提高师资力量

  专科院校不仅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更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让语文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享受同等的待遇,从而提高语文教师的积极性,并且对语文教师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能力,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此外,语文教师自身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并且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使语文的课堂能够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欢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3.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教学活动实践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例如:朗诵、演讲、辩论、表演、讨论等,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其次,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将乏味的语文知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调动了学生的多感官功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将语文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院校教师要适时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走出课堂。例如:开展文学讲座、语文知识竞赛、辩论赛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阅历,提高其阅读和写作水平,更能够锻炼其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结语

  语文是一门重点课程,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传承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桥梁。语文不仅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重要标准,更是提高一个人气质和修养的重要途径。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实践、探索的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学校和老师要高度重视语文在培养学生素质及能力方面的作用,努力做好语文教学的工作,从而不断地推进语文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梁国英.试论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改革的对策与趋势[J].语文建设,2013(18).

  [2]唐骋帆.我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现状述评[J].柳州师专学报,2014(01).

  [3]赵越英.大专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专业化发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05).

  [4]张志梅.关于师范专科院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构想[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6).

  [5]陈莉.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邓云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