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信息设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息设计,教育,实践平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9 14:29
摘要:随着新的技术环境和实践平台环境的更新和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以及传统的专业自我定位面临着巨大的现实考验。不断有人在这方面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和专业观念,让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知识层面面临巨大的挑战。笔者认为,既要保留视觉传达设计的传统知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融合设计艺术学科的知识,这样能更好的实现设计的目的。我们在表达和传递视觉设计有效信息的同时,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设计意识,最终让学生们认识到,视觉传达设计的目标就是让信息得到有效传递。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信息设计意识;信息有效传递
视觉传达设计包括视觉设计和信息设计两大部分,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也会随着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认知或者对旧事物的理解的改变而改变。而学生在面对这些日新月异的大信息量设计对象的时候,没有想过为什么而设计的问题,而是仅仅考虑设计形式的存在感,混淆了视觉设计传达的设计方法、手段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目标之间的概念、认知。我们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艺术感知的教育,更要注重对设计目标的实现教育。同时,我们还要在设计对象上增添我们的信息设计意识,这样才能设计出人们乐意接受的优秀作品。
一、信息设计意识的介绍
信息设计就是将特定的信息精确的呈现出来,通过信息设计人们可以看到详细的信息,而不是模糊的信息,因此人们对于信息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而信息设计意识是指,在我们的设计过程当中,主动并有意识的对设计的对象信息有非常明确的认知、评断、理解,让设计对象的信息更加准确、生动、深刻的展现给受众。我们培养信息设计意识,就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我们进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我们要的目标就是要信息得到有效的传递,并且在这个传递的过程中,让受众感受到快乐,有美的享受,有深刻的体会,同时也能让信息更高效的传递给人们。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都是属于设计艺术教育的领域,而视觉传达设计,简而言之,就是对于信息传递方式的设计。我们在艺术设计中要思考信息的传递问题,如何在进行设计出更加优秀、美观的作品同时,也让受众更加容易接受我们的设计,从中读懂并记住我们所要传递出的信息。因此,设计的对象就是为了传达信息给受众,我们关注的重点的就是要让信息得到更加有效、深刻地传递。
二、信息设计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更加明确对视觉传达设计的目的认知
对视觉传达设计来说,如何高效传递对象信息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而不仅仅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中把握信息传递这一主线,使我们的设计不影响、干扰信息的传递。视觉传达设计不能顾名思义,认为就是简单的视觉设计,应该更加侧重“传达”二字,传达就是信息传递,因此应理解成,是以信息传递和视觉设计两部分结合的视觉传达设计。并且要更注重信息传递这部分。并且,我们不仅要追求传递方式的设计,更要关注对象整体信息的传递设计。
在设计教育中,都很强调艺术感知教育,但是,受众对于我们设计的作品,不仅有艺术感知上的需求,也有对设计对象本身信息认知的需求。因此,设计的作品在带来了受众良好的艺术感知同时,还要注重作品本身应具有的功能性实现,即传递应有的信息。艺术设计要遵守的基本原则是功能决定形式,不能本末倒置,为了追求表面的形式美而忽略了功能这个基本原则。目前,在各种艺术设计当中,很多人仅仅只追求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效果,忽略了设计的目标是什么,只是为了设计博一时眼球之快的作品,细细品味却得不到任何东西的作品。但是,设计本身是有一定的服务目的的,要让设计传递的信息有意识的传递给受众,并且对这些信息有逻辑、有整理的表达出来,让受众一目了然,更容易去接受这些信息。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不仅仅是表面视觉效果的设计,而是有目的、有逻辑思维的信息的传递。
2.更加明确对视觉传递设计方式与载体的认知
传统的艺术设计是建立在二维性质的艺术形式上,即我们所说的平面设计,在此基础上升级为三维空间,也就是常见的三维设计。三维空间能让视觉效果更加接近现实,给人生动感觉,受众易于接受,所以现在的三维设计教育也作为一个基础课程。同样,三维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是本专业要研究的对象,而传达是核心内容。视觉传递信息的方式包括平面设计、三维空间设计、动画动作设计等方式,这都是常见的视觉设计工具和载体。
目前而言,综合信息传递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主流发展方向,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手段的选择也更加丰富。现在越来越多的传递方式,对于传统的传递方式手而言,是一种丰富和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困难和挑战。众所周知,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载体一般是在二维平面载体上,例如报纸、书籍、期刊、杂志等,这些仅仅是停留在文字、图片的设计、排版上,比较简单但也实用。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它的表现力更加深刻,表现形式更加吸引人,有多种多样的图片、更丰富的信息,甚至的动画视频,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容易让受众接受。然而,这就需要设计者跟上时代步伐,对于新的表现载体有新的认知,更新知识体系。但是唯一不能改变的就是,不论在什么载体上设计的作品,都要以信息传递为主线,不能为了追求视觉冲击,舍弃最本质的东西。
3.更新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对象认知
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图片、文字、颜色,动画等载体,而设计的对象不再是对图片、文字的整合排版,对颜色的应用,对动画的设计,而是要更多的对一大堆杂乱、冗长的信息进行归纳、删减、简化,整合成让受众更快、更容易接受的方式的设计。而不是单纯的传递信息,还要考虑能否被人接受,甚至是让受众主动来发现信息,主动搜索我们的信息的设计。对于新的设计对象,我们从受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在信息传递设计的基础下,尽可能地提高视觉信息传递效用效率和质量,让视觉信息更快、更高质量、更高效传递给受众。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如何对信息设计意识进行培养
这就要求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有更加严密的思维,才能把这种思维融入到设计的作品当中,并且传递给受众,合理的思维是大家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传统的视觉设计专业课程中,更注重对艺术传达手段的教育,对于信息量小的对象来说,这种设计或许影响不大。但是对于信息量大的对象,不仅要求形式上有视觉冲击,还要求内容上是经过合理的整合、组织、编排,把大量信息化繁为简传递给受众。这种化繁为简的方式就要需要一种有组织的秩序来完成,而这种秩序就是我们的认知逻辑。
综上所述,我们在对学生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过程中,要非常注重信息设计意识的培养,这有利于学生做出更多优秀、有意义的设计作品。因为培养学生信息设计意识的目的就是强化视觉传达设计的目标导向作用,目标决定过程。视觉传达设计的目标就是要传递信息,其途径和实现方法就是艺术设计,我们用什么样的途径和实现方法会对信息传递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也直接影响到信息传递的效用。因此,我们要从一个信息体的角度来看,把需要设计的对象当成一整个信息体看待,从整体系统地看待问题,思考怎么才能设计出将信息体的信息传递更加高效传递的优秀作品。对于信息设计意识的培养,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加强。
参考文献
[1]曹芳.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香港,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5年5月:29
[2]付强,刘雁.设计中艺术创意的逻辑问题,装饰[J]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7月:70
[3]王金凤.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大众文艺,2012年10月:43
[4]周启新.视觉传达的非视觉元素,艺术探索[J].广西艺术学院出版社
[5]王君洁.在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设计(理论)[J],北京,艺术与设计出版.2011年9月:9
周宁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