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综合实践课“活”起来

  综合实践课,在农村小学是一个新兴课型,教师们很难把握它的尺度,对于这类课,往往被忽略。然而,这恰恰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几年来,我们对综合实践课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实践,效果很好。经验告诉我,只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教师要巧妙地、有的放矢地引领学生走入家庭,融入社会,走进大自然,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观察、调查、访问、动手实践、搜集资料、实验等各种方式去获取知识,寻求答案,就能真正激“活”学生的爱心,激“活”学生的责任感,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

  一、引导学生走入家庭,激“活”爱心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课堂,参与家庭生活是孩子最早的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要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走入家庭。如:在开展“学会感恩,做孝敬父母的孩子”这一主题活动前,首先组织学生进行了以“孝顺”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学生在收集、练讲、听讲过程中对孝敬、孝顺有了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课堂上,我特意安排了《小黄香扇枕温席》、《卖身葬父》、《亲尝汤药》等动画故事,使孝敬父母的行为深入每个孩子的心中,激起他们强烈效仿的愿望。我趁机指导学生走入家庭,细心观察父母每天的辛勤劳作并认真记录。为此,篇篇观察日记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父母的尊敬和挚爱。为了用行动表爱心,孩子们认真学习洗衣服、叠衣被、打扫房间、整理房间等基本劳动技能,在家里争当小主人,学做简单饭菜,做力所能及的事。“三·八”妇女节那天,在我的倡导指点下,孩子们有的给爸妈送上一杯热茶,有的为父母端上热腾腾的饭菜,有的递上一封真情家书,有的唱出一首歌颂妈妈的歌,家长们个个激动不已。在母亲节里,当孩子向母亲献上一份亲手制作的礼物,并亲手给妈妈打来一盆热水为她洗一次脚时,妈妈们无不为之动情,激动不已地夸奖自己的孩子会孝敬父母了,那份开心与喜悦溢于言表。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孩子知道收拾、整理房间了,还给较晚下班回来的妈妈做饭,学会了尊重父母。

  目睹孩子们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效,听到家长感激的话语,我深深地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更能教育孩子怎样做人。

  二、引领学生走入社会,激“活”责任感

  一个人,不仅仅是个体,与家庭、社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终必将走入社会。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纪律、安全等的教育、训练,激“活”责任感。

  我校校园位置紧临交通要道,很多学生上下学得穿越长白中线省道,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几乎是教师每天的必修课。因此,我们特意安排了“车辆调查”这样一个实践活动。这样的活动课,只有组织学生全方位动起来,积极投身于社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最真切的感悟。首先,我们指导学生认识、收集汽车的标志,然后上网进行资料查询,并广泛地搜集一些图片资料和模型,接着分组在十字路口或马路边统计5分钟里机动车辆通过的总数量,并对违规车辆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关于汽车污染的漫画,并调查我校校车载人的情况,对学生上下学乘坐的校车进行安全指数分析。最后,把所得的资料、数据做好统计,用黑板报、演说的方式表现出来。

  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学生对交通安全的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遵守交通法规意识有所增强,安全意识更加深入,把个人的安危与社会关系联系起来,思考问题不再停留在肤浅的表层,树立了社会责任感。

  三、吸引学生走进大自然,激“活”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儿童的想象力是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的。所以,要尽早的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激活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综合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摇篮。

  组织《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这一实践活动,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明白,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大自然给予我们人类很多灵感。通过学习,查找有关资料,学生对“仿生学”产生了兴趣,对大自然更是有了深深的向往,走进大自然成了他们迫切的希望。在活动中,他们怀着一颗好奇的心,睁大眼睛搜寻一切新奇的事物,在反馈交流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想象丰富大胆,有的说:变色龙能根据周围环境改变身体颜色,自我保护,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因此,我想发明一种变色衣,像变色龙一样能根据周围环境改变颜色,甚至可以隐身,不被人发现,这样,警察穿上它,就可以很容易抓住犯罪分子。有的说:我知道蜻蜓的眼睛很特殊,有很多复眼,它的眼睛呈球形,突在头顶,可以看到四周的一切动静,所以我想发明一种有蜻蜓眼睛一样功能的眼镜,带着这样的眼镜,就可以眼观八方,不怕敌人从背后偷袭。还有的说:我发现仙人掌的生命力特别强,……

  听着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奇思妙想,我们不能不惊喜地承认:发明创造即是来源于大胆想象,有谁能肯定孩子们的想象不能成为现实呢?

  姜雪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