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国际教育研究现状、实践发展特点及启示

  摘要:不管在什么时期,教育理念都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如果教育理念不适合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那就需要进行变革。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我国教育理论与国际教育是否接轨的问题,因为如果当前的教育理念出现了不足,就会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国际教育研究的现状,并且综合国际教育的时间情况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找出对我国教育发展带来的启示,提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教育;现状;实践特点;启示

  引言

  综合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可以看到,在很多地区存在教育理念不合理的现象,这种情况会对当地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实质上来说,我国教育现实发展不均衡就是教育理念的不合理的反映。目前我国已逐步接受了一些在国际社会上所推崇的教育理念,如“终身教育”、“全面教育”,但是也还存在很多过于片面的思想。比如说在很多地区大肆建立重点学校,这种情况不仅是对教育经费的浪费,并且反而会使这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逐渐失衡。当然,很多地区的教育失衡发展也不仅仅只是教育理念出现了问题,还包括历史原因和文化因素,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理念过于偏颇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清晰,并且不能和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改变我国教育发展失衡的问题,真正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要对当前国际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当前国际教育研究现状

  越来越多的国家给予了教育非常高的重视,当然,这种重视程度是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密不可分的,很多地区因为经济比较落后,所以教育水平也十分有限。随着不同教育理念的提出,在国际上出现了专门进行教育理念研究的学者,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观念。

  1.教育研究方向

  目前国际上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基础研究。这种研究是跟随着不同国家的教育水平以及教育程度而进行改变的。这种类型的基础研究和我国有着密切联系。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便是在我国看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进理论和相关实践经验,并且认为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借鉴的情况下诞生的,所以这种基础性的教育理念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我国国际教育研究的重点。通过研读《透视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文,就能看到西方等一些国家具体的基础教育理念以及实施情况。

  2.教育投入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国际基础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投入和教育均衡有着密切的联系,太多或者太少都会违背教育发展。也正是因为地区之间的投入存在着失常的现象,才会影响了当地教育的发展。综合美国以及苏联的教育发展状况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投入经费较为平衡。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就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我国三个不同的地区就存在着很严重的教育失衡。[1]第一个地区包括北京上海等九个省市,而第二个地区则是我国中部地区,包括河北、山西等省份,第三个地区则是西部西藏新疆等地区。通过《中国统计摘要》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到,以上三个地区存在严重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这种经济上的不平衡必然会导致教育投入上的不平衡。经过调查也可以发现,我国现在还有大数量的文盲,而大部分的文盲都集中在农村,农村这种大量文盲的情况必然也会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时,我国城市的经费支出上海最多,而最低的是贵州,这两个城市之间也有着很大的教育经费差距。除了教育投入的问题之外,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也有着很大的差距,在中西部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只达到了百分之六十,甚至有很多的人小学都没有毕业。更为严重的是,从目前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这种经费投入不平衡的情况还在不断的拉大,并且速度在不断加快。

  二、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俄罗斯、英国、法国、美国等不同国家基础教育的考察可以看到,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呈现出的方向性是有规律可循的,主要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方面。[2]一是注重学生学习基本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让学习变成一件比较有趣味的事情,而不是相应教育理念的“死读书”。二是强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和道德教育。很多国家和地区太过于重视学生知识方面的积累,但是忽视了对学生道德以及品质方面的培养。如果一个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那么拥有再多的知识也可能会对社会造成潜在的危害。三是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创造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是我国很多地区的教育所缺乏的,一味的使用“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学到的都是应试技巧和应试知识,但在现实社会的工作和生活中,却缺乏一定的自我独立能力,这也是我国教育需要立即反思的一个方面。如果不能启发学生的思想和思维,那么再好的知识学生也无法转变为内在的思想。四是尊重学生,注重个性培养。目前很多老师都忽视了对学生的尊重,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的交流中,都没有关注学生的内心想法,而是一味地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这种做法在我国很多地区都十分广泛,所以很多老师也认为这是“见怪不怪”的事情。在考试的时候往往有设置标准答案,学生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绩,需要做的不是真正彻底地掌握知识,反而是需要背诵答案并且记忆答题技巧。这种做法明显违背了国际基础教育理论的初衷,无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反而常常刺激出逆反心理,使学生不愿学习,甚至为了逃避学习做出很多极端的事情。[3]

  三、结语

  定期对国际教育进行研究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其中也有许多问题是需要注意的,相关学者应该抓住重点进行研究。这不仅是科学制订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也是整个教育事业和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部门应该积极吸取国外有利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王振存.论当前国际教育研究现状、实践发展特点及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20-134.

  [2]沈少剑.英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曾素林.论实践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田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