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化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情绪的影响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心理干预,糖尿病
  • 发布时间:2015-08-17 14:41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化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2月至2015年1月入院的80名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名,对照组40名,实验组进行细节化心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调查表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来分析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实验组依从性在93%,对照组为75%(P<0.05)。实验组的SDS和SAS表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细节化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情绪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心理干预 糖尿病 依从性 情绪

  在医学上依从性也叫做顺从性与顺应性,是指病人在按照医生规定的所进行治疗和医嘱互相一致的行为。这也习惯称为病人“合作”;反之就称为非依从性。其中依从性可以分为完全依从和部分依从(超过或者不足剂量用药以及增加或减少用药的次数)以及完全不依这从3种类型。然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这三类的依从性各占比例为1/3。病人对具体用药的依从性,为该具体药物的依从性。在临床实践中,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是治疗的关键。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恶性肿瘤等主要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其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他们的寿命。现在对入院的80名糖尿病患者施以细节性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保证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实验的研究与探讨中发现细节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和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现在以下为研究报告。

  1 研究材料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与2011年1月到2015年2月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名,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的国际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入院的这80名患者随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共40名患者。其中实验组40名患者中男性24名,女性16名,年龄在51—86岁,平均年龄在65.11左右,文化程度,文盲16名,小学文化程度有11名,初中文化程度有6名,高中文化程度有5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2名,其中有两人又慢性疾病史。对照组中40名患者中男性有23名。女性有17名,年龄在48—75岁,平均年龄在57.78左右,文盲29人,小学文化程度有6人,初中文化程度有4人,高中文化程度有1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12人。开间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意义。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入选的40名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细节化心理干预,细节化心理干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入院以后给予患者诚恳、诚意的接待。通过耐性的交谈和礼貌的对话了解患者的疾病过程以及在疾病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症状,分散患者对于疾病的关注,缓解患者对于疾病的焦虑和恐慌,入住病房后要使患者对日后的病情发展和变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床位责任护士要积极向患者和家属讲述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传授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见解。向家属讲明治疗过程中的需要注意和防范的各种注意事项,以及家属需要做出的配合与支持。每天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医院的信息以及科室情况,在此期间多与患者讲述血糖控制良好的成功的案列,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处于放松和没有压力等不良情绪,以达到积极配合手术的目的。

  在治疗的过程中相关护士应积极询问患者的感受和体验,介绍治疗过程中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低血糖的征兆与体征,、以及处理的方法。的先关器械、器材、环境、和药物反应等,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打好预防辅助工作,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够从容面对而不至于恐慌,害怕等不良情绪。

  在会出现疼痛以及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以幽默或者放轻松的音乐来缓解患者的恐慌,害怕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应积极观察患者的术后表现和反应特别是心理和情绪反应。在进行降血糖药物的过程中,积极告诉病患治疗的效果,给予患者肯定予鼓励。糖尿病需要终生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需要时常鼓励患者,这一阶段要给患者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如科教和科普宣传等,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及了解糖尿病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治疗、降血压、降血脂等知识,认识到不积极接受治疗的巨大差异。

  最后根据细节化心理干预之后,对患者测试他的空腹血糖,及饭后2h小时血糖,生化指标的采集均采用静脉血,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能力及依从性。观察患者出院后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死亡的发生率。

  1.3 观察的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的治疗依从性与情绪影响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治疗依从性主要从患者是否每天积极接受主治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安排,例如按照医嘱服药,服药的时间,剂量,以及是否自行改变服药的剂量以及服药的时间,以及是否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吃对降低血糖的食物和饮料。而患者的情绪指标主要是指根据患者的情况每周自己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中每一道题中的选项A、B、C、D、后面的分数一次增加,分数越高表明情绪调理就越弱。

  1.4 统计学方面的处理

  所得的患者的资料以及数据通过数学软件SPSS11.0进行分析处理,计用的资料采用t来表示,其中根据P是否大于或者小于0.05来看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不依从来表示,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采用平均分来计量。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根据患者接受细节化心理干预后的表现以及生理表现,每周进行血糖的测量,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图表 1两组患者血糖比较

  依照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接受细节化心理干预之后,实验组的PBG和FBG经过一段时间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充分说明细节化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非药物的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糖尿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2.2 两组组依从性比较

  通过细节化心里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如下表:

  图表2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从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进行细节化心理干预后,实验组的依从率明显高出对照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病人的依从率从某种角度上,反应病人对于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越是配合越是信任,取得的成效越是显著,表明细节化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有积极影响。

  2.3 两组情绪比较

  两组患者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综合得分的平均分如下表:

  图表3 两组患者情绪管理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抑郁自评分数和焦虑自评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进行细节化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情绪有很好的控制能力,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在治疗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看出,拥有良好的情绪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很好的帮助。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式的代谢疾病,具有以下几种特点:全身性、慢性、终身性。目前,随着我国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的发生率也在持续攀升,其发展趋势实在是不容乐观,而且该病要接受终身的治疗,其中治疗不当还可能引发其他的严重的并发症以及可能会造成死亡轻者致残的可能,临床上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也是一个及其重要的治疗方式。

  糖尿病患者入院治疗期间。会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心理上的各种负担,因而出现抑郁焦虑的现象为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有着不良的影响。很多患者由于对于疾病的后期发展猜想,容易烦躁易怒,对疾病妄加猜想;或者紧张抑郁,使治疗处于不好的发展阶段,从而对医务人员产生不信任,再加盲目自信,不听从医务人员的建议,出院后放松自己;而一开始进入医院患者的情绪波动会很大,会产生寂寞,抑郁、焦虑甚至还有恐慌的情绪。可以说患者的心理状态贯穿了整个糖尿病治疗的阶段。

  因此对这一阶段的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对其心理进行干预,提高护理的效果,在本次实验研究中,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中的分数成绩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经过细节化心理干预后可以明显看出随着护理干预的进行和时间的推移,治疗成效是很好的,后期患者入院体检的血糖也可以看出患者的血糖值发生了改变。

  总之通过细节化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情绪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增加了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信任以及减少了医护人员的焦虑和紧张抑郁的情绪,为患者的治疗康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医护人员的耐性鼓励与支持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与参与患者的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疾病有着健康良好的认识,对于健康充满了信心。因此细节化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情绪应得到推广和使用,其中大多护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对患者负责,护士及医生应该严密配合患者的康复治疗,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文仙,孙小晶.细节化心理干预对手外科患者锻炼依从性及情绪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98-99.

  [2]尹罗娟.细节化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4):140-142.

  [3]邓瑞玲,招小红.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11):49-50.

  [4]姚引娣.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影响的Meta分析[J]科技信息.2014(3):280-281

  [5]林艳玲,黄志勇.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5):130-131.

  [6]李月娥,范碧云,李野梅.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护士旬刊,2012,(2):35-37.

  陈雪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