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术后护理心得与体会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环形外固定架,胫腓骨远端骨折,术后护理
  • 发布时间:2015-08-21 07:30

  【摘要】目的:对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术后护理体会加以总结,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3年7月-2014年6月来院接受环形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术后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骨折愈合不良、骨头坏死以及感染率均有显著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在接受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后,采取针对性术后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避免术后感染或骨头坏死等发生,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环形外固定架 胫腓骨远端骨折 术后护理

  胫腓骨远端斜形骨折与螺旋形骨折,是临床实践中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二者均为不稳定性骨折。由于骨折部位大多位于胫腓骨远端1/3处,骨折部位的软组织覆盖面较少,且血供不足,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骨折愈合与软组织愈合不良等问题,包括骨折移位、软组织损伤等。本文选取58例胫腓骨远端骨折后接受环形外固定架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在强化术后护理后取得满意效果,具体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3年7月-2014年6月来院接受环形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2.08±5.38)岁,骨折原因:高处坠落伤13例,跌倒伤7例,交通事故伤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3.52±6.42)岁,骨折原因:高处坠落伤15例,跌倒伤8例,交通事故伤6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骨折原因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未发现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二者可进行观察比较。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术前由专业人员进行外固定架组装,在组装过程中注意在骨折线的近端与远端预留1-2 个环[1],所有患者均在X线机下进行手术。骨折远端利用2mm钢针穿过骨骼,骨折近端操作同上,二者钢针交叉后拉张,并在金属环上予以固定。X线机观察骨折复位满意后,在与骨折线垂直部位穿过橄榄针并拉紧,确保骨折端接触良好、紧密。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予以一般性护理,包括术后心理护理,维持室内环境优良,并定期协助患者进行体位转换。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术后护理,主要包括:①维持针孔周围干燥,若针孔无渗出情况可适当暴露,定期采用0.5%碘伏对针孔部位进行消毒;②指导患者在术后带架时的正确功能锻炼方法,并告知其如何进行支架调整,在每次功能锻炼结束后应使其处于平卧体位,适当提高患肢以维持针孔引流通畅,避免静脉回流不畅而出现肿大;③术后及时进行早期锻炼,在负重时可酌情使骨折端发生一定程度的轴向微动,以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条件,一般情况下可在术后1个月进行下地负重活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发生感染、骨折愈合不良或骨头坏死等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组间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不良、骨头坏死以及感染率均有显著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情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愈合情况比较分析[n(%)]

  3 讨论

  临床解剖学研究显示,胫骨远端的髓腔相对更大,若发生骨折并接受髓内钉固定治疗后,容易在恢复过程中出现成角畸形[1-2],导致骨折端固定不良而出现愈合不佳等情况,加之胫骨远端骨骼的表面软组织相对更少,在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等相关手术治疗后,往往容易出现皮肤组织感染等并发症。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有利于对成角畸形的矫正,手术操作对于骨折端的损伤几乎可忽略不计,如此能够以最小损伤而达到较良好稳定性。

  但在术后由于患者对愈合情况的担心,会产生焦虑情绪,加上患者对于环形外固定架的术后功效与使用方法不甚了解[3],容易由于使用不当而出现骨折愈合不良或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故而在环形外固定架手术治疗后需进一步强化术后护理。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与接受一般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针对性的术后护理后,其发生骨折愈合不良、骨头坏死以及感染的几率依次为3.45%、0、3.45%,均有显著下降,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林烘峰等[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证实了术后护理在环形外固定架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术后护理应以针孔部位的皮肤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早期的功能锻炼为主,确保针孔部位皮肤干燥、清洁,维持患者心理健康,并指导其正确使用外固定架,及早进行功能锻炼等,若发现针孔部位存在渗出物,可采用抗生素类药膏予以涂抹[5],以避免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在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环形外固定术治疗后加强术后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荆丽.应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术后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34(23):305-306.

  [2]符宝芳,张丽春,刘思,等.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28例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09(12):127.

  [3]李陵嘉.胫腓骨远端骨折应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17(15):153-154+168.

  [4]林烘峰,唐扬伟,梁志建,等.胫腓骨远端骨折应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5(23):454-455.

  冀怿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