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急诊护理
  • 发布时间:2015-08-20 15:39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急诊患者60例,将其分成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模式进行护理。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一组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采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的结果。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价值相对较高,能够较好的提高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急诊分诊 安全管理模式 急诊护理 应用探析

  急诊部门内部接收的病人病情比较复杂,而且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变化速度较,并且病情的危险性较高和并发症比较多。急诊分诊工作是医院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重视各项事故、突发事件的急诊护理。因为急诊分诊部门的急诊患者数量相对较大,这就需要护理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急诊护理工作能力。

  本文将选取来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急诊患者60例,以此来研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具体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标准,随机选取在2014年05月25日——2015年05月25日入住我院急诊部门进行治疗的急诊患者60例视为本次临床实践研究对象。这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例数为28例,女性患者的例数为32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基本在27岁-7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是(45.5±12.8)岁。

  1.2 方法

  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这6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一组包括30例,第一组称为比较组,第二组称为探析组。比较组采用常规性较强的急诊护理工作模式,探析组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急诊护理工作。然后详细的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护理工作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主要包括:

  优化和整合急诊分诊的工作患者,划分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区域,尤其是分诊和急诊的区域。在进行急诊护理工作的时候必须明确急诊和分诊的标志,避免出现误入的现象。急诊除分区就诊外,诊室与功能区应有醒目的标识,分诊处应在醒目位置悬挂分诊标识和分诊流程图。[1]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程序必须明确,而且相关的护理内容必须简明扼要,加快急诊护理工作的流转,提高急诊护理工作的质量。

  不断提高急诊患者的感染控制工作,加强急诊护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医院要对急诊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利用教育或者是宣传册的方式来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急诊护理质量。不仅如此,急诊护理工作人员也要逐渐加强健康宣传教育工作的普及度,帮助急诊患者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急诊护理工作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时候应当注意相关器具的清洁度,避免出现感染的情况。而且也要加强护理工作风险教育力度,利用教育的模式让急诊护理工作人员意识到急诊护理的风险性。努力收集风险信息,及时通报风险环节和相关风险事件,增强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2]

  逐渐提高急诊护理工作人员的分诊和急诊能力,提高相关的法律意识。工作人员必须明确的规定分诊标准,而且经验较为丰富的人员应当多担任急诊护理工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急诊分诊工作,提高急诊救治的质量。对重症患者应当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救治工作的效率。

  最后,急诊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急诊患者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强度,降低安全隐患。建立严密的监控系统,实现多方位、多角度和多途径监控,设置意见箱,及时了解患者的意见和诉求并进行针对性处理。[3]这样才能够及时了解相关的信息数据,提前发现急诊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有效的降低急诊分诊护理工作的危险性,极大提高急诊分诊护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1.3 统计标准

  详细的统计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模式的护理工作之后,患者的整体护理工作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对数据比较进行检验。[4]然后对相关的数据进行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具有实际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的结果。比较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的患者例数为18例,整体的满意度是60.0%,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为(79.5±3.5)分;探析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的例数为30例,满意度为100.0%,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为(98.2±2.5)分。

  3 讨论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价值相对较高,能够较好的提高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急诊分诊工作质量决定了急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必须加以重视。不断研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从而提升护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姚荷英,沈喜,王春燕.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2(01)

  [2]黄清丽,文惠君,于海燕.护理干预在急诊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3(03)

  [3]王秀萍,梁金清,李月明,黄翠青.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2(05)

  [4]田凌云,李映兰,张莹,李丽.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2(10)

  王明桂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