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MRI联合序列检查,胰腺癌
  • 发布时间:2015-08-20 12:18

  【摘要】目的:探讨MRI联合序列检查在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之间就诊的胰腺癌患者25例,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患者15例。选用MRI扫描机进行平扫,形成多角度图像,增强扫描形成多角度图像。对两组患者进行病灶形态学特点以及肿块处以及肿块近端胰管改变情况比较。结果: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患者肿块的发生部位、边界是否清晰、肿块处“胰管穿通征”、中断以及肿块近端串珠样扩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技术形成的影像,能够提高胰腺癌和慢性肿块型胰腺炎二者之间的鉴别与判断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MRI联合序列检查 胰腺癌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

  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为胰腺癌和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可以看做是胰腺当中局部出现肿块形式改变,与胰腺癌之间表现比较相似,通常难以分辨[1]。近年来,MRI技术取得了迅速发展,能够进行多种序列结合形式的胰腺癌和慢性肿块型胰腺炎鉴别与诊断。本次研究为了对MRI联合序列检查在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深入探讨,选取某院临床胰腺癌和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某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之间就诊的,由MRI检查诊断的40例胰腺癌或者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胰腺癌患者25例,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患者15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为(57.5±1.5)岁。所有患者中,出现上腹不适以及疼痛的为26例;具有急性胰腺炎病史的为9例;出现皮肤或者巩膜不同程度黄染的为11例;剧烈疼痛的为5例;肩背部放射性疼痛的为4例,胆红素指标升高的21例。

  1.2 检查方法

  选用德国西门子MRI扫描机,利用8通道替补相阵控线圈。患者检查时需要仰卧,头先进先出,检查过程当中需要均匀呼吸,避免影响运动伪影的发生。平扫过程中包括冠状TRUE-FISP、轴位HASTET2W等,形成6-8幅多角度图像。增强扫描当中需要利用3D-MRCP、注射对比剂后对动脉早起、晚期以及静脉图像形成多角度图像。在进行检查后,需要用同样注射速率向患者推注35ml生理盐水。

  1.3 疗效判定

  主要通过生成图像进行分析。观察的重点应该包括:胰腺肿块形成特点、部位、大小、单或多、边缘清晰与否;胰腺肿块进行平扫信号特点以及强化特征,是否存在未知小泡征;胆管或者胰管是否出现改变,病变处胰管是否出现推移、中断或者肿块内行症状;胰周主要血管是否无阻断或者狭窄等病症。对每一位患者形成的图像均进行诊断以及分析后,随机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数(n)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形态学特点比较

  在25例胰腺癌以及15例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患者的形态学特点比较中,病灶大小( ),胰腺癌为(3.8±2.1)cm,胰腺炎性肿块为(4.1±2.4)cm。病灶部位n(%),胰腺癌胰头为14(56.0),胰腺炎性肿块胰头为11(73.33);胰腺癌的胰头、尾为0,胰腺炎性肿块的胰头、尾为2(13.33)。病灶边缘n(%),胰腺癌较清晰情况为8(32.0),胰腺炎性肿块较清晰情况为0;胰腺癌不清晰情况为17(68.0),胰腺炎性肿块不清晰情况为15(100)。两种类型患者肿块的发生部位以及边界是否清晰两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肿块处以及肿块近端胰管改变情况比较

  就患者病灶处胰管情况n(%)而言,胰腺癌患者“胰管穿通征”为0,慢性肿块型胰腺炎为6(40.0);胰腺癌病灶处胰管和总管为19(76.0),慢性肿块型胰腺炎为4(26.7);胰腺癌壁结节为2(8.0),慢性肿块型胰腺炎为0;胰腺癌推移情况为4(16.0),慢性肿块型胰腺炎为6(40.0).就患者病灶近端胰管情况而言,胰腺癌患者无扩张为5(20.0)慢性肿块型胰腺炎为2(13.33),胰腺癌串珠样扩张为5(20.0),慢性肿块型胰腺炎为11(73.33)。两种类型患者肿块处“胰管穿通征”、中断以及肿块近端串珠样扩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治疗当中一直不能够对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进行精准的诊断,另外,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极有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胰腺癌,并不能够通过手术进行有效探查和治疗[2]。目前利用MRI检查技术对患者病灶形成多次成像、对患者患病软组织进行高度分辨,结合多种检查序列,有效对患者上腹部进行常规序列的检查。同时MRI检查技术能够对胰腺癌与其他的胰腺肿块、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等起到有效的鉴别和检查作用[3]。本次研究通过利用MRI检查技术对胰腺癌与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患者的各种影响进行了多角度的形成,并且对肿块的特征进行了平扫以及增强性扫描,由此判断患者病灶处是否含有“小泡征”,是否有胰管“穿通征”,胰周血管是否发生了变形和中断等。MRI检查技术形成的影像,能够提高胰腺癌和慢性肿块型胰腺炎二者之间的鉴别与判断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石文锋,林泽雄.MRI增强扫描对胰腺癌合并慢性胰腺炎的诊断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5,06(03):256-257.

  [2]郭红涛.CT增强扫描及磁共振DWI序列对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18(05):56-58.

  [3]牛翔科,杨涵予,肖应权,等.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胰腺癌与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Meta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7(01):70-74.

  汪晓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