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豆预防大肠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大肠癌,化疗
  • 发布时间:2015-08-20 13:00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埋豆预防大肠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肠大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化疗同时予常规药物止吐。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埋豆预防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0%,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两者相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豆可有效预防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且安全、无副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第四大常见肿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化疗是治疗大肠癌的有效手段之一,化疗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消化道反应,其中以恶心呕吐较为多见。大多数癌症患者体质虚弱,耐受能力较差,常因消化道反应中止治疗,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采用耳穴埋豆预防并改善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取得了良好疗效。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01月至12月在丹阳市中医院行化疗的大肠癌患者6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

  1.2 方法

  对照组:化疗初始起予5-羟色胺类药物(托烷司琼5mg)止吐,直至化疗结束。仅在病人发生明显胃肠反应时予相应对症处理。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耳穴埋豆预防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患者行化疗前一天,清洁耳廓皮肤,取穴:食道、贲门、脾、胃、大肠、神门、交感,将王不留行籽贴敷于所选穴位,每次每穴按压30-60秒,每天按摩3-5次,以局部酸麻、胀痛即可。双耳交替,直至化疗结束。

  1.3 评价标准

  按WHO化疗药物毒性反应标准[2],将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分为0-Ⅳ度。0度:无恶心呕吐;Ⅰ度:恶心,不影响进食及正常生活;Ⅱ度:短暂呕吐,影响进食及正常生活;Ⅲ度:呕吐需治疗,明显影响进食及生活;Ⅳ度:呕吐频繁,难以控制,不能进食。治疗效果:0度为显效,Ⅰ-Ⅱ度为有效,Ⅲ-Ⅳ度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耳穴埋豆联合5-羟色胺类药物(托烷司琼)可有效预防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同时亦减少了便秘,腹泻等胃肠反应的发生率。

  3 讨论

  大肠癌治疗过程中,抗癌药物或化疗可激发小肠粘膜的嗜铬细胞释放5-HT3,诱导呕吐反射,造成恶心和呕吐。直接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延缓化疗进程或妨碍有效化疗手段的选择,影响临床疗效。

  中医理论认为化疗后消化道反应多为邪毒内侵,损伤胃气,胃气上逆,脾失健运所致,治宜健脾理气、和胃降逆。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呕吐。肿瘤患者[3]多忧思过度或抑郁伤肝,情志失调,或久病体弱,素体胃弱,亦可导致呕吐。

  耳穴埋豆是在耳廓穴位上用外物进行刺激,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灵枢 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与五脏均有生理功能上的联系,且与其病理变化不可分割。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变形、变色

  等反应。历代医学文献就有相关记载,并一直为很多医家所应用。本研究所选穴位包括:食管、贲门、大肠、胃、脾、交感、神门。

  现代研究发现,刺激耳穴食管、贲门可调中焦、和脾胃;刺激[4]耳穴神门具有宁心安神、止吐的作用;刺激耳穴脾、胃具有调中焦、和脾胃、理气降逆的作用;刺激耳穴交感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烦躁、紧张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刺激耳穴大肠可增加肠蠕动、疏脏腑、顺气导滞。以上诸穴合用, 每日间断按压, 起到持续刺激之功效,双侧耳穴还可互相配合作用于消化道,起到联合止吐之功效。

  本研究证实了耳穴压豆联合常规止吐方案能有效减低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此外,耳穴埋豆治疗操作简便、价廉效高、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立伟,汪瑜菡,贾英杰。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临床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4月第14卷第4期254-256。

  [2]潘宏铭,徐农。肿瘤内科诊治策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28-429。

  [3]廖天华,胡联民,穴位贴敷联合格拉司琼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30例临床观察。中医药导报,2013-02,第19卷第2期:76-77。

  [4]马清钧,王淑玲.临床实用中医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张小竹 许尤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