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探讨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不同雾化方式,小儿哮喘,效果
  • 发布时间:2015-08-19 12:38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小儿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儿给予空气压缩泵式吸入法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吸入方式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和FVC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压缩泵式吸入方式应用于小儿哮喘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对缓解患儿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不同雾化方式 小儿哮喘 效果

  小儿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甚至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1]。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小儿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该病的有效治疗也成为临床上研究的重点。目前,临床上主要以雾化方式治疗小儿哮喘,但不同的雾化方式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小儿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标准[2]。将其随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分布1-10岁,平均年龄(4.6±1.7)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25例,年龄分布2-9岁,平均年龄(4.7±1.5)岁,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抗病毒、抗感染等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空气压缩泵式吸入法治疗,将吸入装置运行压调整为1.4bar,流量设置为4.0L/min,采用普米克令舒和沙丁胺醇2ml,让患儿吸入,每次吸入持续10min,一天2次,以一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超声雾化将4000-8000μ的庆大霉素和2-4mg的地塞米松溶解在15ml的生理盐水中,对患儿进行消炎、平喘等治疗,另外再将10mgα糜蛋白酶溶解于4ml的生理盐水中,让患儿通过面罩吸入,每次吸入持续10min,一天2次,以一周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患儿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和肺活量FVC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或非参数精确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和FVC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x±s )

  3 讨论

  小儿哮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不同因素刺激呼吸道造成患儿的免疫功能发生改变,使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的一种变态性反应疾病。多与空气中的粉尘、气体、气候、环境、遗传以及运动等因素有关[3]。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治疗小儿哮喘,但不同的雾化方式治疗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超声雾化方式主要是在超声波的推动下,使药物形成雾化颗粒,达到治疗作用,但该方法使用的药物浓度通常较低。而空气泵入式雾化方式的驱动力为空气,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因此能够较好地调节雾粒沉淀,对患儿的呼吸道刺激较小,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4]。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表明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较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更显著。此外,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和FVC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和肺活量FVC值,这一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的结果相似[5]。因此, 我们认为,空气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法在小儿哮喘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空气压缩泵式吸入方式应用于小儿哮喘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对缓解患儿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云平,蒋耀光.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3,5(10):19-22.

  [2]李鹏程.非诺特罗氢溴化物加溴化异丙托品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自身对照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2,1(2):26-27.

  [3]马云涛.皮质激素吸入疗法防治小儿哮喘临床效果的评价与进展[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4,8(8):25-27.

  [4]杜秀敬.用不同的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4):118-119.

  [5]刘阳英.观察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及异丙托溴铵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8):166-168.

  哈斯也提·艾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