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射频消融,肝癌,并发症
  • 发布时间:2015-08-21 12:42

  【摘要】经皮肝穿射频消融(RFA)是治疗肝癌的微创新技术,利用电磁波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升温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具有安全,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患者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特点[1]。新技术发展的同时,护理工作也在与时俱进,针对新的技术,进行新的护理措施,通过有效沟通与心理护理、疼痛,发热的干预,局部皮肤的观察,避免电击伤的出现。饮食的合理指导。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及时早发现,早处置。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延长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辅助条件。护理干预在患者的疾病转归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关键词】射频消融 肝癌 并发症 护理干预

  1 一般资料

  2007年—2010年放射科介入病房共行射频消融治疗52例,男45例,女7例,年龄34—65岁,平均年龄48岁。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经CT,MRI及彩超检查,还有相关的生化指标监测后,均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都是患一个或多个肿瘤,肝功能均有改变。治疗前肝功能分级ChildA30例,ChildB17例,ChildC5例。

  2 射频消融治疗原理

  在CT或彩超引导下,将多极子母针消融电极准确刺入肿瘤部位,在电子计算机控制下,将射频脉冲能量通过多极针传导到肿瘤组织中,是肿瘤组织产生局部高温(70-95℃)从而达到肿瘤部位以及周围被扩散的部位凝固坏死的目的。坏死组织被吸收。达到治疗 消除肿瘤的目的。

  射频消融治疗的优越性;具有安全,创伤小,不良反应少,患者痛苦少,住院治疗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3 护理干预

  3.1 有效沟通与心理护理;患者患有肝癌后,心理压力非常大,担心疾病的发展,担心相继出现的负面症状。还由于不了解治疗的效果,疼痛不适应的程度,由此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里。[2]同时还担心治疗后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等。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采用责任制管理床位,与术前患者有效沟通亲切交谈,告知手术的简单过程,手术治疗过程中有医护人员的监护,各项临床治疗和护理监测以及急救设施齐全,安全系数很高。对于也许会出现的症状,针对性做好解释,尽力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里,缓解压力,使其积极态度配合治疗。播放舒缓、流畅,低调弦乐或低音铜管乐曲,音量为60dB,60-80/min.用于放松心情和缓解疼痛有明显效果。[3]

  3.2 疼痛的干预;由于射频后肝脏组织凝固坏死,治疗范围愈大,疼痛越明显。疼痛是射频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表现肝区胀痛,向患者解释且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分散注意力,可缓解疼痛。保持呼吸道通畅,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适宜的温度,湿度,选择舒适的体位,卧床休息6h,翻身及转动的角度要小,避免牵拉疼痛,舒缓紧张的情绪。轻度疼痛给与50—100毫克曲马多口服,或肌内注射,疼痛剧烈给与吗啡缓释片30毫克,或吗啡10毫克肌注。[5]

  3.3 发热;因肿瘤坏死组织吸收热,多数患者治疗后均有发热。应对患者解释发热的原因,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这种发热是非细菌感染导致,用抗生素基本无效,体温小于38℃可不予特殊处置,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当体温超过38.8℃,,给与物理降温,(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或冰袋湿敷)或药物降温,汗多及时更换衣裤和床单,保持皮肤舒适清洁,4—6d左右体温可恢复正常。[6]

  3.4 观察局部,避免电击伤。

  治疗后密切观察电击线附近的皮肤,如有红肿热疼,也许有电灼伤的可能,及时用烫伤药膏涂抹。多注意局部的皮肤状态,告诫患者不可以抓挠,避免感染,2-3d后痊愈。如有其它的局部皮肤不适,多观察,汇报给医生,及时对症处理。

  3.5 饮食干预,合理搭配指导。

  治疗前治疗后患者都精神紧张,生理和心理的压力很大,饮食不佳。治疗后6d后进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多餐。注意观察排气情况及腹部疼痛及腹胀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避免辛辣,生硬粗糙的食物。多食水果。

  3.6 密切观察其他相关的体征

  消融后有肝脏功能的损害,有一些相关的体征表现,密切观察患者肝功改变的程度,有无腹水,出血,皮肤颜色,水电解质是否均衡,警惕出现腹腔出血,肝脏腹水,肝脓肿,胆瘘,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4 射频消融后健康及出院指导

  4.1 合理休息.适当运动,循序渐进,避免过劳,过累。

  4.2 按照营养配餐原则合理饮食,促进康复。

  4.3 保持良好的心态,舒适的环境,空气清新。

  4.4 定期复查肝脏的相关检查,随时就诊。

  5 结果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方法,临床效果好,不需手术,治疗时间短,患者痛苦小,不良反应少。射频消融(PREA)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2%~~4%[3]。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后,在病房的护理工作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皮肤局部情况,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早预防,若出现及时处理,认真记录,与医生多期请示汇报,与患者有效沟通,充分发挥护理工作在疾病治疗和康复的转归中重要性。从而使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在临床的治疗中得到充分的肯定。

  参考文献

  (1)裘法祖。肝脏外科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及展望,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9(3);35.

  (2)钟秋影,陈碧英,吴细群。CT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1A)59-60.

  (3)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音乐干预在医院中应用 中华护理杂志 2011.46(1)101-102

  (4)宋晓敏,许建兰,符文育,肝癌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与传统外科切除护理指标的比较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9(9A)65-66.

  (5)李桦,王荣玲,胡周静,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护理学杂志,2005,20(3)(综合版);30-32.

  (6)李春红,李俊芝,王志杰,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A);62-63.

  王立新 贾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