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双黄连粉针剂,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
  • 发布时间:2015-08-17 14:54

  【摘要】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设置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抗感染和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粉针剂,比较两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治疗率和不良反应发生四项临床指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总治疗率达到95%,对照组总治疗率为77.5%,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相比单纯性抗生素治疗,疗效更明显,安全可靠。

  【关键词】双黄连粉针剂 呼吸道感染 不良反应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和肠球菌感染日益增多。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将2012年6月至今采用双黄连粉针剂+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与普通的抗生素治疗组进行比对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比对针对的2012年6月至今的80例病患,男性为43人,女性37人。年龄阶段为18-35岁,平均年龄26.5岁。所有的病人均出现典型的呼吸道感染和体征,排除了过敏性鼻炎患者。实验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18-32岁,病程12±8h,其中发热25例。白细胞或者中性白细胞正常或偏低18例,升高有12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23-35岁,病程16±8h,发热23例,白细胞或者中性白细胞正常或偏低25例,升高有7例;两组在年龄、血象、临床表现、性别、病程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的营养已经抗生素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剂量为60mg/kg.d。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注射。速度为40-50滴/分钟,每日一次,5d为一个疗程,每天观察和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已经药物的不良反应。

  1.3 治疗效果评价

  治愈: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各种病症、体征基本消失,升高的WBC恢复至正常水平。

  显著:体温恢复至至正常,各种病症症状、体征有显著性的好转,升高的WBC接近正常。

  有效:体温略有下降,各种病症症状、体征有所减轻,升高的WBC有所下降。

  无效:体温没有下降,各种病症症状、体征无变化。

  治疗有效率=(治愈+显著+有效)/总病例×100%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经t检验数据的相关性。当P<0.05时,可以认为比较的两组数据具有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双黄连实验组的患者咳嗽消退时间为3.43±0.72*,单纯使用抗生素的对照组为4.43±0.76,其余方面,咽喉痛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时间均明显明显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黄连粉针剂实验组和抗生素对照组比较,总的资料有效率分别95%和77.5%为,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且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具有明显的显著性差异(P<0.05)。

  在这整个实验过程中,仅仅出现一例患者出现腹泻的情况,其余的患者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属于高发性的常见病例,其主要是以鼻、咽喉、扁桃体等的局部或者发炎或者全身发烧作为主要的临床发病特征。全年都可见发病,最多见发于冬春两季人群免疫力低下的季节。该病属于自限性的疾病,一般预后良好,但是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便会使得病情加重,病情向下转移可引起支气管炎,甚至肺炎,从而导致脑膜炎、心肌损伤等严重的并发症。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双黄连粉针剂的主要成分有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包括连翘酚、类黄酮苷、绿原酸以及连翘苷等有效成分。本实验研究通过在在治疗AURI上运用双黄连粉针剂与抗生素联合用药,与单纯使用抗生素进行了实验比较。得出了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无论是在总治疗率方面,还是患者治疗症状比较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采用双黄连治疗之后,病患在退热、止咳、利咽以及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上的都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

  总而言之,临床上采用双黄连粉针剂作为抗病毒、细菌的消炎解热的多重功效的呼吸道感染治疗药物而言,其疗效比较显著,药物作用时间持久,临床上不良反应实验显示其安全性较高。广泛采用该药物,将可以显著提高呼吸道感染病患治愈的效果和减少效果产生的时间。因此是中医药呼吸道感染的首先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喻国华,刘建国,黄军兵.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甘肃科技,2012,28(11):126.

  [2]傅丽苹,双黄连粉针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06年18期

  [3]王朝霞,丁来艳.双黄连注射液的不良反应16例[J].中国社区医师,2008,24(7):160.

  [4]王慧,双黄连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6):170.

  [5]贾洁红,双黄连粉针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0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1):79

  许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