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后创面感染的护理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带状疱疹,护理
  • 发布时间:2015-08-21 07:26

  【摘要】目的:观察探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后创面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共接收系统性红白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患者100例,选择其中创面感染患者共68例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法则为依据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34例患者接受湿性愈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悉心护理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显著改善,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53%、97.06%,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后创面感染的患者采用湿性愈合护理干预,并用银离子和藻酸盐作为敷料,效果显著。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带状疱疹 创面感染 护理干预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自身免疫耐受遭到破坏后从而引发的一种可以导致多个系统、器官、组织的血管及结缔组织病变,更易诱发于青年女性,患者可出现发热、皮疹、心脑血管病变、肾脏病变、贫血、以及精神障碍等,以皮疹作为普遍;带状疱疹发病与SLE不同,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皮疹以水痘居多,少数患者也出现聚集的丘疹,病毒繁殖过程中可侵袭神经系统,容易诱发神经疼痛等后遗症[1]。目前,湿性愈合护理方式已经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我院此次为了观察讨论湿性愈合护理干预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效果,特选择了86例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做临床平行试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共接收系统性红白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患者100例,均有试验室检查并结合临床确诊。选择其中创面感染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法则为依据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0岁至45岁之间,平均年龄(34.5±3.92)岁,34例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均在活动期,2例疱疹发于臀部、5例发于两臂、15例发于前胸部及背部、12例发于面部;试验组34例患者包括男性1名,女性33名,年龄在22岁至48岁之间,平均年龄(36.8±2.77)岁,34例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均在活动期,2例疱疹发于臀部、5例发于两臂、16例发于前胸部及背部、11例发于面部。两组患者均不存在其他因素干扰,且临床资料差异不大(P>0.05)。

  1.2 方法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试验过程及目的,以征得患者同意。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接受传统敷料护理,试验组患者则接受现在湿性愈合护理干预,首先了解患者的皮疹的范围以及感染病灶的范围,以便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病变程度、范围、恢复程度、渗液多少选择不同的敷料:对于病灶组织渗液较多并伴有组织脱落等患者采用银离子敷料处理,以起到保护新生肉芽,抑制微生物滋生的作用;对于病灶范围大且出现出血点以及伴有贫血的患者采用藻酸盐敷料处理,以起到迅速止血并加速凝血的作用[2]。对于两组患者均应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做好患者清创期及肉芽生长期抗感染工作;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1.3 疗效结果判定

  以皮疹停止生长、创面愈合、痛痒等症状消失视为治愈;以创面基本愈合,水痘60%-80%成干瘪状态、痛痒等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创面有愈合趋势,水痘干瘪在40%-60%,轻微痛痒为有效;症状不见缓解或加重为无效[3]。疗效=治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 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结果

  对照组疗效为73.53%、试验组为9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护理结果[n=34,n(%)]

  3 讨论

  传统敷料护理容易使病灶周围水分散失,对肉芽新生造成影响,而且为微生物的入侵创造了条件;现代湿性愈合护理由于病灶部位水分充足,更易于肉芽生长,同时为病灶创造了低氧环境,起到隔绝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泡沫银离子敷料可以对病灶表面渗出物起到一定吸收作用,同时,银离子还能对病灶存在的微生物起到杀灭作用;藻酸盐敷料处理具有吸收病灶周围渗出物的作用外,还具有较强的止血功能,加快了创面的愈合[4]。另外,湿性敷料在更换上具有更操作、无撕拉痛觉、次数少等优势,给患者减轻痛苦的同时节约了医疗成本[5]。我院为了观察讨论现代湿性愈合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后创面感染的护理效果,特做了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提示,对照组疗效为73.53%、试验组为9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后创面感染的患者予以现代湿性愈合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陈爱华,练红,诸葛林敏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后创面感染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18-420.

  [2]潘英华,方蘅英.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带状疱疹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1,09(13):1134-1136.

  [3]陈瑜.48例狼疮性肾炎皮肤损伤病人的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1,09(32):2941.

  [4]孙运娥,陈少秀,陈都红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82-83.

  [5]杜春玲.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1065-1066.

  叶世明 张润 宋家莲 方泽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