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干预对农村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认知行为干预,腹膜透析
  • 发布时间:2015-08-21 08:51

  【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农村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实验组(n=25),对照组行常规腹膜透析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测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在干预前GQOLI-74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农村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 腹膜透析 生活质量

  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是治疗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其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所以特别适用于经济条件有限的农村患者[1]。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源于心理治疗领域,主要通过改善患者错误认知,并结合行为训练,达到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2]。本研究旨在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农村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和影响。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7~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肾内科进行腹膜透析的农村患者50例。选择标准:年龄≥18岁,透析时间≥3个月,来自农村,病情稳定,神志清楚。排除标准: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严重病残等影响生活质量者。将5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原发疾病、腹膜透析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方法

  研究过程采用单盲法,不告知患者其入组情况,但对两组患者均说明研究目的及方法,并征得患者同意。对照组患者只行常规腹膜透析护理,而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CBT)。干预时间为透析开始后1h,每次干预1h,共干预3个月。

  2.1 干预方法

  2.1.1 认知干预

  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在交流过程中,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情绪、心理状况。对于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及积极情绪,给予肯定和鼓励。而针对患者的认知偏差,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告知患者正确知识或概念。

  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心理负担和对疾病的疑虑,针对患者担心的问题作出详细解释,向患者灌输正确的疾病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及焦虑心理,引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放松训练

  让患者躺在床上,呈随意舒适姿势,手臂放在身体两侧,手掌向下,并轻轻闭上双眼,按照护士指导,自上而下有顺序的放松和收缩全身各部肌肉。每天练习1~2次,每次15min。训练时鼓励患者进行意象性想象,并配合柔和、愉快的背景音乐。

  2.1.3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药物知识、保健知识、饮食知识等内容,穿插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进行。每周1次, 每次40min,共干预3个月(12次)。

  2.2 效果评价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于1995年研制的自评问卷,包括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4个维度,共20个因子74个条目,每条目量化为1分(极差)~5分(极佳),各因子粗分最高20分,最低4分,均为正向积分,即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干预前后GQOLI-74各维度评分

  干预前两组GQOLI-74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上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实验组的GQOLI-74得分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农村腹膜透析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对患者进行专业的CBT干预,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促使患者调整心态,消除焦虑、悲观情绪,引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认知行为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本次研究对于完善农村腹膜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汪涛.腹膜透析的现状和展望[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临床前沿版,2006,1:92-95

  [2]刘艳.认知行为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负性自我概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12:14-16

  龙丽艳 蒋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