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实践与应用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优质护理,心内科护理,实践分析
  • 发布时间:2015-08-21 13:28

  【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200例心内科患者,根据实施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10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内科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运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康复程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 心内科护理 实践分析 应用效果

  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主要出现在中老年人群中。最近几年,由于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逐渐出现变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为冠心病[1]。对心内科患者来说,实施合理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同时实施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治疗效果有一定帮助,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200例心内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200例心内科患者,根据实施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中,60例为男性,40例为女性;年龄在47~67岁之间,平均为(53.6±2.6)岁。观察组的100例患者中,64例为男性,36例为女性;年龄在43~66岁之间,平均为(54.6±2.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方法,也就是实施基本生活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多方面的优质护理方法包括生活护理、营养护理、心理护理等等。具体为:(1)日常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病房环境,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帮助其翻身,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对于长时间受压的部位进行按摩,避免出现褥疮。另外,心内科患者还容易出现皮肤水肿,因而要注意床单卫生,以免出现压疮。如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的症状,容易出现口干、口臭等情况,需要提升其口腔护理措施,可用生理盐水来对口腔清洁[2]。(2)营养方面的护理。心内科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多出现营养不良的表现,同时会随之出现食欲不振或者食欲下降的情况。优质护理需要依据患者的体重情况、饮食情况以及营养摄取情况来合理制定饮食计划,为患者提供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应采取少食多餐的就餐原则。(3)心理护理。在实施护理的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学会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通过恰当、科学的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精神痛苦,减轻其思想负担,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因很多心内科疾病无法根除,同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患者心理上具有很大的负担,多同时出现焦虑、抑郁、绝望等心理状态[3]。每个患者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最大限度的缓解其不良情绪,以免其对治疗产生影响。总而言之,护理人员在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言谈方式,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缓解,决不可适得其反,导致患者出现更多的负面心理。(4)其他方面的护理。具体是指患者的各项指标的护理措施,包括必要的健康知识教育,假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与主治医生取得联系,让患者了解疾病的过程及具体情况,加强其个人保健意识。

  1.3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t检验进行检验,用X2检验对两组资料数据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中76例患者症状得到控制或者缓解,占76.0%;10例病情无变化,占10.0%;10例病情加重,占10.0%;4例死亡,占4.0%。对照组患者中56例患者症状得到控制或者缓解,占56.0%;16例病情无变化,占16.0%;18例病情加重,占18.0%;10例死亡,占10.0%;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最近几年,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死亡率也在不断的升高,这给医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对其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疾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护理工作,对护理质量的提升及治疗效果均会产生积极的作用[4]。过去采取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患者的需求,需要制定更加全面、高效的护理方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优质护理服务应运而生,主要是加强基础护理,以患者为中心,不断的神话护理服务专业性,全面落实护理服务责任制度,将整体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上来。对于心内科患者来说,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极大的满足其需求,为患者提供放心、满意、高效、具体、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实施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临床指标监护以及营养护理等多方面护理措施,让患者以一个良好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的治疗。由此可以看出,优质护理服务属于一项高效的护理服务。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而,对于心内科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运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康复程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付晓军.心内科住院患者食欲下降的原因及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24(06):124-125

  [2]张昌凤.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中临床工作的实践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6(02):697-698

  [3]陈丽莉,肖琴.优质护理服务在心内科的实践与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42(11):528-529

  [4]李白霞,钟玉.责任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中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4(16):341-342

  陈聪 张丽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