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评价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氨氯地平,非洛地平,轻中度,高血压
  • 发布时间:2015-08-19 14:52

  【摘要】目的对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中轻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轻度高血压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非洛地平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治疗前相较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二者的治疗效果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压水平,故以上两种药物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氨氯地平 非洛地平 轻中度 高血压 临床疗效

  目前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常见的有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等。本研究就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供研究和参考。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中轻度高血压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非洛地平进行临床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实验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31-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21±13.42)岁;对照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31-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22±13.45)岁。经确认,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协会高血压诊断标准,确诊为高血压患者,且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其他严重病变及药物治疗禁忌患者,其中有轻度高血压患者34例,中度高血压患者46例。另,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即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组间可进行良好的对比和分析。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取氨氯地平进行临床治疗,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口服5mg/次的氨氯地平,服用时间为早上7点半,1日1次即可,治疗2周后,血压不达标的患者则在晚上22:00左右增服5mg的氨氯地平,持续治疗4周即可[1-2]。对照组患者采取非洛地平进行临床治疗,指导患者口服非洛地平,治疗方法同实验组。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需对其体征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以防患者出现不适及其他不良症状。

  1.3 观察指标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进行观察,治疗总有效率越高,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幅度越大,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本研究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项,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具体的评价指标如下: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处于正常范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分别大于10mmHg和20mmHg;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得到明显的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分别小于10mmHg和20mmHg;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没有任何变化。

  1.4 数据处理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束后,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对比和分析,P<0.05的前提下,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治疗前相较明显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详情如表1、表2所示。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大、并发症多的临床特点,目前该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身心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救治十分的重要。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3]。

  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是临床常见的降压药物,氨氯地平是一种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可有效进入人体细胞,起到舒张平滑肌,扩张外周动脉的作用[4],非洛地平是一种血管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除了显著的降血压功效,还可排钠利尿[5]。

  本研究结果表明,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二者的治疗效果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压水平,故以上两种药物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晓青,陈次滨,陈晞明等.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新医学,2012,43(9):666-668.

  [2]樊玉霞.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费用—效果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8):73-74.

  [3]蔚泓.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9):3043-3044.

  [4]饶燕彪.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97-99.

  [5]饶燕彪.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7):94-96.

  周江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