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桡骨骨折的治疗效果观察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
  • 发布时间:2015-08-17 15:31

  【摘要】目的:研究尺桡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诊治的104例尺桡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组1的40例患者运用带锁髓钉手术进行治疗,组2的64例患者运用其他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组1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组2,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骨不连、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出现,组2患者术后有4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结论:尺桡骨骨折患者运用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引起的并发症少,骨膜损伤小,固定方法与骨的生物学特性相符合,具有理想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尺桡骨骨折 内固定治疗 临床效果

  临床上较多见尺桡骨干双骨折,而且以青少年居多,主要见于前臂的中下段,因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尺桡骨骨折后容易出现重叠、侧方、转移及成角移位,如没有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将会对上肢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出现前臂旋转功能障碍、骨折不愈合、前臂筋膜间隙综合征、尺桡骨较差愈合、畸形愈合等多种并发症[1]。尺桡骨骨折复位的难度相对较高,相关学者指出不可将前臂骨折与其他骨干骨折等同处理,然而作为关节内骨折处理,同时加强旋转功能的恢复。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诊治的104例尺桡骨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诊治的104例尺桡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组1的40例患者中,36例为男性,4例为女性;年龄在17~45岁之间,平均为(33.6±2.6)岁;26例为左侧骨折,14例为右侧骨折;致伤原因:28例为摔伤,8例为打击伤,2例为其他;组2的64例患者中,48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在19~52岁之间,平均为(34.2±2.6)岁;42例为左侧骨折,22例为右侧骨折;致伤原因:46例为摔伤,12例为打击伤,6例为其他;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组1患者运用尺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患者仰卧与手术床上,在肩部下面垫上皮枕,将患侧肢体放在胸前,肘关节保持90°屈曲,上臂扎气囊止血带。先对尺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将选好的带锁岁内定从近侧骨折端逆行打入,从尺骨鹰嘴突顶部传出,同时在穿出部位的皮肤处做一个小切口,利于复位。桡骨则是以桡骨的Lister结节为中心,在桡侧腕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做一个长约1~1.5cm的小直切口,将肌腱向两侧牵开,将桡骨远端显露出现。在距离关节面1.5cm的位置放置小圆骨凿凿出一条纵形狭长的倾斜骨槽,在关节面背侧缘与关节面形成45°角,钻头沿着桡骨的方向想远侧骨折部位打入髓腔。最前壁桡侧的背侧做一长约6cm的切口,将皮下组织、皮肤以及深筋膜切开,进行复位。组2患者运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1.3 疗效评价

  依据Berton评定标准实施评价[2]。优:骨折愈合,前臂旋转功能超过正常的90%;良:骨折愈合,前壁旋转功能超过正常的80%;可骨折愈合,前壁旋转功能超过正常的60%;差:骨折不连接或者前壁的旋转功能不超过正常的60%。

  1.4 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组1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组2,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骨不连、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出现,组2患者术后有4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

  3 讨论

  前臂骨折运用髓内固定系统治疗开始于20世纪20至30年代,是运用金属圆针穿刺到髓腔内的一种固定技术[3]。带锁髓内钉治疗效果由于加压钢板的地方主要有:(1)依据应用的闭合或者开放穿钉技术,仅仅需要少量将骨折剥离甚至可以无需剥离骨膜。(2)即便运用开放穿钉技术,也仅仅需要一个很小的手术创口[4]。(3)实施闭合穿钉技术,多不需实施骨移植操作。(4)假如需要去髓内钉,不会导致骨干应力集中所引起的再次骨折。与加压钢板和螺丝固定有所不同,带锁髓内钉骨折的可屈曲性能够促进骨旁骨痂出现,基本每个前臂的骨干骨折都需要运用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通过不同的设计,骨折的固定范围及部位略有差异[5]。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组1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组2,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骨不连、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出现,组2患者术后有4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可以看出,带锁髓内钉治疗尺桡骨骨折具有骨膜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效果理想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综上所述,尺桡骨骨折患者运用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引起的并发症少,骨膜损伤小,固定方法与骨的生物学特性相符合,具有理想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凌宇.40例尺桡骨骨折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4(09):145-146

  [2]孙官文.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儿童尺桡骨骨折[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36(08):854-855

  [3]魏志腾.尺桡骨骨折的治疗[J].山东医药.2012,28(23):147-148

  [4]韩庆斌,刘国辉,熊家伟,等.尺桡骨骨折治疗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1,23(04):529-530

  [5]简峰,江涛,周路羽.两种方法治疗儿童闭合性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33(06):102-103

  张剑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