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方法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 发布时间:2015-08-19 12:02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0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各项综合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8(7.84%)]术后患肢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3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行心理干预、并发症护理、患肢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水肿的情况,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综合干预护理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病症,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改良根治术是最佳的治疗方式,因手术范围大、需要切除过多的组织,若不给予及时的康复锻炼,致使患者出现侧上肢水肿、挛缩等情况,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1]。文中以204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综合干预护理对乳腺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康复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2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患者的年龄在35—73岁,平均年龄为(454)岁。随机将204例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经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有健康教育、常规的护理等;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的干预,主要有心理干预、患肢功能康复锻炼、并发症护理等等。干预组综合干预措施如下:

  1.2.1 心理干预

  乳腺癌患者术后产生的心理问题是因病理和心理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主要表现有焦虑、急躁、恐惧等。医护人员应该积极与病人进行沟通,时刻关心患者的病情,耐心讲解乳腺癌相关的知识,消除患者对乳房切除之后的担忧和不安。对部分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可以采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指导患者的家人、朋友对患者进行开导,给予其心理上的支持和爱护,消除患者的孤独感。相关研究表明,乳腺癌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时配合相应的心理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激发患者的求生欲望,提升其主动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1.2.2 患肢功能锻炼

  详细讲解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目的、意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执行详细的功能锻炼计划,并采用随机的方法指导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术后让患者取平卧位6h,6h后可以取半卧位,进行肩关节制度。术后1—3d进行手指、手腕等功能锻炼,每次锻炼2—3min,每天4—5次。术后1—2周进行肩关节运动,以肩为中心锻炼前后败笔,术后第7天对上肢进行锻炼,可以做手指爬墙动作。术后2周后重复练习上述运动,并多次做肩关节旋前、旋后及后伸运动。患肢功能锻炼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展开,功能锻炼内容不断增多,并告知患者血液循环的意义,并积极知道患者出院后进行合理的锻炼。

  1.2.3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乳腺癌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水肿,及时有效的消除水肿,有助于患者的侧肢体的快速康复,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住院时间。微波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上肢淋巴水肿的情况,并能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手术1—4天,应该对患者的侧上肢上臂进行固定并垫上软枕头,从而抬高患者的侧上肢,有效促进静脉血和淋巴血液的回流,防止出现水肿的情况。患者术后出现水肿可采用穿压力袖套的方法治疗,每日2—12h,必要情况下可以控制患者的饮食或采用利尿药物。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标准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通过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8天、3周、4周的患肢功能情况

  由表1可知,干预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8天、3周、4周的患肢功能情况

  2.2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水肿的情况

  干预组和对照组术后患肢发生水肿的情况分别为[8(7.84%)]、[32(3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因手术创面大、术后患者的肢体活动有所限制,容易出现功能障碍的情况。乳癌根治术后早期,患者因手术创伤、心理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日常活动比较少,容易出现关节挛缩、运动受限的情况,特别是患者侧肢体功能。相关研究表示,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障碍,早期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2]。乳腺癌术后患者长期锻炼上肢功能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尽量使用患肢功能锻炼,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淋巴血液恢复的情况,有效减轻患肢水肿的情况[3]。本次研究可知,干预组术后患肢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肢体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后早期患肢功能康复锻炼。心理干预、并发症护理等措施,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配合质量,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促使患肢功能快速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护理,让患者树立面对疾病的信息和战胜病症的信息,有效缩短患肢康复所需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丽.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16-217.

  [2]王玉瑛,徐萍.延长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12-14.

  [3]姜慧萍.延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4):190-191.

  张亚珍 朱小桔 翁美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