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内窥镜的技术改进方法探析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内窥镜,技术改进,探析
  • 发布时间:2015-08-17 15:33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我国的医疗和工业建设也随之有了长足的发展。内窥镜的研究和使用也在我国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之下,走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尽管如此,我国的内窥镜在图像分析技术和图像显示技术方面与当今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本文笔者将立足于我国当前内窥镜的现状,深入探讨内窥镜的技术改进方法,从而加深其应用价值,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内窥镜 技术改进 探析

  一、前言

  纵观我国医疗事业的起步与发展,内窥镜的引入和应用在我国无疑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尤其是内窥镜在医疗事业诸如肠胃科,内分泌科等人体内部的疾病来说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应用内窥镜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医护人员诊断疾病的准确性,而且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促成患者生命健康的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医学意义。因此,更进一步研究内窥镜的改进方法可谓是迫在眉睫。

  二、简述内窥镜

  内窥镜,简而言之,就是人类借助于外部器械研究自身内部器官的一种医疗仪器。内窥镜的出现,使人类拜摆脱了对于自身内部疾病的模糊诊断,并且大大提升了人类在探索自身内部器官奥秘的水平。然而,内窥镜更多的则是应用在医疗事业的方面,在面临一些难以诊断的重大疾病时,内窥镜往往会起到关键的作用。并且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渗透,基于与高端图像显示技术结合起来的内窥镜诊断技术更是在医学范围内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

  在内窥镜的研制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先进的医学器械制造技术,其中更是夹杂了电子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内窥镜的使用人员不仅需要有高超的医学知识,需要对患者体内的各种器官位置和病变组织了然于胸,还要既有一定的电子图像分析能力。研究对于内窥镜的技术改进的方法,对于我国的多项产业都有着极大的意义,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因内窥镜的广泛应用而得到一定的提高,因此也会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内窥镜的使用阶段主要包括前期分析,器械操作,图像的初步采集,图像的最终采集,图像的分析,图像显示,数据处理等几个部分。其中哪一部分的操作出现了失误,都会使图像的分析受到影响。然而,医用内窥镜中的核心技术却是在于图像的显示和数据的处理两个部分,近年来我国对于内窥镜的改造也主要是在这两个方面。

  三、内窥镜的现状和及其发展史

  虽然内窥镜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然而内窥镜的真正发展时期却是短短不足百年。在我国公元前几世纪的时候,有一位古希腊的名医已经研究出了一种酷似内窥镜的直肠诊视器,这便是最早的内窥镜,并且这种内窥镜可以作为当今内窥镜的始祖。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并且在十九世纪工业的飞速发展之下,内窥镜终于得到了众多医疗人士的重视,用于内窥镜对人体内脏进行诊断并判断病变的位置,进而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的医疗体系已经逐步建立起来。

  从内窥镜的发展历史上来说,内窥镜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硬管式内窥镜,硬管式内窥镜世内窥镜的早期阶段,最初由一个德国医生所发明,这位医生在诊断一个患者时怀疑患者是直肠病变,却苦于没有合适的观察工具,就借助于一根较细的硬管,由患者的肛门进入患者的直肠组织,为了便于照明,这位医生还点起了一支蜡烛。

  (2)可折叠式内窥镜。随着内窥镜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意识到硬管式内窥镜不仅容易对患者内部的器官组织造成擦伤,引发严重的溃疡,其取得的视觉资料也不足以位患者的病情提供有力的证据。因此,这就促成了可折叠式内窥镜的出现。这种内窥镜配备了由48个透镜所组成的照明系统,并且其易于弯折,有利于深入患者的身体进行观察,其所获得的图像资料也大大丰富。

  (3)光导纤维内窥镜。19世纪出现的光导纤维内窥镜在消除了以往内窥镜的照明效果差,容易对患者造成伤害等特缺点的基础上,加入了光导纤维,通过这种高级的图像传输技术,将使采集获得图像的清晰度大大提高,并且其采用的冷光源照明也极大的提升照明效果,但是这种内窥镜有着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其使用寿命较为短暂。原因是光导纤维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4)电子内窥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电子传输事业的迅猛发展,19世纪的医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那就是采用电信号传输代替光信号的传输,同时加入传感器系统,从而大大降低图像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损耗,从根本上提高图像的清晰度,这就是电子内窥镜的出现。电子内窥镜由于摒弃了传统的光信号传输,并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基础上,实现了图像的采集,显示和储存,从而是患者病情的记录成为可能。

  现代意义上的内窥镜以追求高分辨率和高级的图像采集技术为宗旨,在镜头分辨率方面已经突破了办百万级的水平。

  四、内窥镜的技术改进方法

  研究内窥镜的技术改进方法主要是从研究内窥镜的关键技术入手,以下笔者将对内窥镜的技术改进方法提出详细探讨。

  (1)对于内窥镜成像技术的改进。内窥镜的成像技术是内窥镜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技术。传统的内窥镜的成像镜头主要采用透镜等分辨率较低的镜头,为了获得更多的图像细节,进行更为深入的图像处理,应该主要对内窥镜的成像镜头进行替换,采用当前较为先进的液体透镜技术可以大大增强图像的清晰度,便于处理更多的图像细节,在当前的内窥镜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对于内窥镜图像采集技术的改进。传统的内窥镜由于观察效果差,谈不上图像采集,然而随着当前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性能电荷耦合图像传感器的出现使得进一步的图像采集成为可能。为了追求更高的图像清晰度,相关的技术人员可以从改进图像传感器入手,改造内窥镜的电子传输系统,加大对于色彩过滤的处理,同时为了使图像不至于出现信号的干扰,还需要设置一定的抗电子信号干扰系统。

  (3)对于内窥镜尺寸的改进。内窥镜的核心主要就是实现“内窥”的作用,因此,作为内窥镜的整体元器件必须有足够小的体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观察的效果,尤其是作为医用内窥镜,进一步减小内窥镜的体积可以减小损害患者内部脏器组织的可能性,从而加强治疗的效果。减小内窥镜的体积的设计思路主要是缘于减小其中各项电子元器件的体积,尤其是作为信号处理系统核心的电子芯片的体积,然而,这同时要求设计者具有极高的电子线路处理能力。

  (4)对于内窥镜图像处理技术的改进。传统的内窥镜所观察到的图像主要是动态的图像,然而,现代内窥镜却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动态图像的分析中。采用先进的滤波技术可以消除静态的图像在运动过程中造成的模糊和失真效果,从而便于图像的高级处理。

  五、结束语

  基于以上论断,探讨和研究一定的内窥镜的技术改进方法可以增强内窥镜的应用价值,从而扩展内窥镜的使用范围。使内窥镜为我国的医疗或者工业等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冯若.超声诊断设备原理与设计[M].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12.

  [2]李德印.电子内窥镜的构成及主要功能探讨[J].医疗装备.2011.

  [3]郑东萍;郑世华;仝巧云;付俊芳;周明东;李中艳;;多酶预处理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10期

  [4]刘琳波.医用超声内窥镜探头设计及实时图像数字扫描变换的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1.

  [5]张璐;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工业内窥镜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Thierry Laffont;;工业内窥镜的进步——从简单内窥检测到3D相位测量[J];航空制造技术;2011年06期

  周益民 朱少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