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老年糖尿病,社区,护理
  • 发布时间:2015-08-20 13:27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在我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华护理措施,护理组在观察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基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血糖控制程度,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社区 护理干预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逐渐转变,以糖尿病为代表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加,患病人群更是趋于年轻化。据流行病学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我国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7%,糖尿病患者总数超过9200万,已经成为全世界糖尿病重灾区之一[1]。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4个类型,分别为1型及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据文献报道,2型糖尿病占据着我国糖尿病发生率的第一位,约为95-97%[2]。社区护理干预作为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欢迎。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在我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将社区护理干预融入日常糖尿病护理工作中,取得不错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在我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6例,随机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护理组28例,男22例,女6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4210.39)岁,病程1.5-15年,平均病程(5.531.43)年;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58-82岁,平均年龄(72.359.77)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6.081.59)年。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同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措施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主要是指常规临床药物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具有个体化特征的社区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制定糖尿病患者个人档案,主要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社会背景、家庭经济状况、既往病史及现病史、空腹及餐后2h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根据上述个人档案,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特征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案[3],具体如下:(1)饮食计划及护理,糖尿病并发症可波及人体肺、肾以及胃部等多个器官,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饮食偏好,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以少食多餐为原则,按照患者体重,严格控制每日热量总摄入量,确定每日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在内的多种营养元素摄入量,尽可能保证食物的多样性;(2)药物护理,根据不同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制定具有个体化需求的科学用药指导,并向患者解释药物治疗的目的及作用,以及由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需要注意的细节等,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度,并同时提供糖尿病患者医学常识教育手册,促使患者更多了解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等;(3)心理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因对病情不了解,或经济负担等因素引发焦虑、厌世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加强同患者的有效沟通,根据患者实际心理状况,分析其诱发因素,通过与医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后,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及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保障心理健康[4];(4)生活科学指导,糖尿病能够对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糖尿病患者应在护理人员的科学指导下,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如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戒掉不良嗜好等。

  1.3 护理效果观察指标

  所有受试者均在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测量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尿血红蛋白水平。同时对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0-100分),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组间比较用检验,当<0.05,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测量结果对比

  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进行测量,结果显示,护理组患者3个指标控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2.2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基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组(96.432.3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85.322.65)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值为21.688,<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能够波及机体多个器官及系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自身机体机能的老化,导致护理工作与普通成人糖尿病患者有所区别。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社区护理主要是基于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社区服务中心护理人员配置及医疗水平,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个体化护理方案,不仅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强化护患之间的沟通,还能增加患者治疗依从度,促使患者血糖水平尽快恢复至正常水平,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5]。本研究中,护理组28例患者经个体化社区护理干预后,不良反应人数为1人,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人(<0.05)。总之,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月贞.基于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访视实践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2]徐连华.护理干预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2013,29(z2):19.

  [3]何叶.同伴支持对社区空巢龙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4]许佳婧.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的效果[J].现代养生,2015(3):224.

  [5]古莲香,林春苑.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34):7759-7760.

  张春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