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的护理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护理
  • 发布时间:2015-08-21 14:08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的最佳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气或硅油注入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结果:163例患者配合满意,手术均顺利完成,治疗效果显著,对护理过程表示满意。结论:手术前及手术后的良好护理可以促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护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代谢异常引起的严重眼部并发症,该疾病存在进行性发展的特点,常因为治疗不及时导致视力的不可逆性损害,目前已成为引起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1]其发生率与糖尿病病程,治疗方法和空腹血糖水平相关。DR患者视功能受损,自理能力下降,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家庭等各个方面均带来严重影响。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应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共163例,医生及患者均对护理配合质量满意,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应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163例,男97例,女66例;年龄35~71岁;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术46例,联合玻璃体腔注气82例,联合玻璃体腔硅油填充35例。所有患者均为局部麻醉,术后根据病情及手术方式采取正常体位或特殊体位。

  1.2 手术方式

  患者取仰卧位,术眼常规消、铺无菌巾单,行术眼球后阻滞麻醉。开睑器开术眼,做常规玻切三切口,行玻璃体切割。根据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展情况,必要时行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或玻璃体腔注气术。随后缝合切口。

  1.3 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86眼,与术前相同52眼,较术前下降25眼;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好156例,中7例,差0例;患者特殊体位执行情况:好103例,中14例,差0例(此处总例数是否需要总和为163例);饮食执行情况:好143例,中16例,差4例;病人术前,术后及出院宣教的理解程度:好108例,中47例,差8例。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为每例患者制订详细的心理护理计划,用良好的语言,热情和蔼及真诚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解除其心理压力,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利用夜间巡诊,术前处置等机会向病人讲解手术的方法,过程,特点及术后注意事项,介绍手术成功病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消除顾虑及恐惧心理。

  2.2 生活护理

  入院后嘱病人卧床休息。除必要的检查外,应避免剧烈运动。手术当天早晨给予病人测血压,体温,呼吸,脉搏,嘱病人术前排空大小便,更换衣服。

  2.3 指导病人配合手术

  教会病人止咳的应急措施,避免手术中咳嗽而引起手术意外。术前禁止吸烟,以免刺激气管粘膜,增加分泌物,诱发咳嗽,术前1~2 d做好全身清洁。

  2.4 术前检查

  检查病人心、肺、肾功能,了解病人有无糖尿病全身并发症。手术前请内分泌科医生协助控制血糖;合并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要给予相应的处理。

  2.5 术前用药

  术前滴用左氧氟沙星眼液,每日4次,滴3 天。精神过度紧张者,必要时于手术前1 d及当日晨常规口服镇静剂。术前1 h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充分散大术眼瞳孔,5 min 1次,共4次。

  2.6 眼部准备

  术前24 h常规用生理盐水冲洗泪道,生理盐水及升汞洗眼液冲洗结膜囊并遮盖术眼。

  2.7 护士参加术前讨论

  了解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反应,并了解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以便于术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特点,解除患者后顾之忧,术后及时告知恢复情况,稳定病人情绪,使护理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2.8 体位练习

  术前1 d护士给病人演示术后常用的体位,如俯卧位、头低位等,嘱病人练习,并嘱病人练习床上大小便,以便术后适应。

  3 术后护理

  3.1 一般护理

  根据视网膜裂孔及脱离的部位嘱患者采取相应的体位,如上方裂孔取坐位或半坐位,后极部裂孔取俯卧位或头低位,颞侧或鼻侧裂孔则分别采用裂孔一侧在上方的侧卧位。惰性气体在眼内的时间大约30~50天,病人体位要求保持至气泡变小,无推压作用为止。如术中注入气体过量,气体膨胀后使眼内压急剧升高,患者可出现眼及头部剧痛,伴恶心、呕吐等。另外,注气后病人体位不当如仰卧位,可诱发青光眼,引起眼痛。硅油填充眼体位理想的位置是让视网膜处于高位,硅油比空气重,进入眼内先沉入后部,然后逐渐向上推压,硅油通过其表面张力能持久地推压裂口和脱离的视网膜。对注C3F8的病人要求术后保持强迫体位10~15 d,而注硅油者每天保持俯卧位8 h以上,时间大于7 d。另外,由于硅油或气体填充可能使眼内压升高,术后应密切观察眼压情况,对眼压升高的患者,应立即控制眼压,防止眼压进一步升高而造成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阻滞等并发症。

  3.2 特殊护理

  玻璃体切割术后病人采取长时间的强迫俯卧姿势,特别是黄斑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术后取面朝下的俯卧位,每日8 h以上,患者可逐渐出现各种不适症状。杨丽红等[3]报道,应用额颏胸垫俯卧位可减轻不适。因此,在保持枕高头低的前提下,采取灵活体位,比如允许病人如厕、低头坐位、俯卧位、向健侧眼侧卧位、坐卧交替、床旁活动等多种体位交替应用以减轻不适。

  3.3 糖尿病健康宣教

  糖尿病控制的关键是合理饮食,对不同类型的病人饮食要求有所不同,肥胖者减少热量摄入,降低体重,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血糖下降;消瘦者及儿童适当提高热量摄入。

  3.4 出院指导

  教会病人正确点眼的方法,并告知病人药水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如发现药液变色、沉淀等现象即弃之不用。另外,强调术后继续治疗的重要性,以确保出院医嘱的执行。

  4 体会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或注气术与眼科其他内眼手术相比较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对患者要求较多,故能否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一方面与医生手术水平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护理是否到位、患者术后依从性相关。故作为护理人员,术前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改善DR患者因为疾病引起的不确定感,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指导患者正确体位及用药,可巩固手术效果,同时加强饮食、运动、血糖血压控制监测等手段的配合,有效预防DR的发生、发展,避免再次手术治疗,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综上所述,正确而有效的护理方式对DR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玉清.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5):547-548.

  [1]刘新民.实用内分泌疾病门诊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00-301.[(文章里没找见)

  [2]杨丽红.玻璃体手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78-79.

  罗玉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