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高压氧,新生儿,护理
  • 发布时间:2015-08-21 07:32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12月47例新生儿缺血缺氧行脑病进行高压氧治疗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高压氧及常规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治愈出院。结论:新生儿缺血缺氧行脑病经高压氧治疗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减少脑瘫的发生。

  【关键词】高压氧 新生儿 护理体会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窒息缺氧导致脑缺氧缺血性损害,病死率及病残率极高,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或新生儿期以后小儿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及智能发育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病无特殊疗法,临床上往往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近年来应用高压氧(HBO)辅助治疗本病已日益受到重视。我们人民医院近5年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HBO治疗观察护理本病47例,疗效显著,无任何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7例,其中男20例,女27例,日龄2d~20d,均有宫内窘迫及产时窒息史;生后Apgar评分:重度窒息5例,中度窒息20例,轻度窒息22例。并都经头颅CT扫描检查证实,脑部均有程度不同的缺氧缺血性低密度灶散布。诊断均符合1989年8月济南会议制定的HIE诊断标准[1]和1996年10月杭州修订的诊断标准[2]。

  1.2 治疗方法

  均给予常规治疗,如支持疗法,对症治疗,脑细胞代谢药物。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婴儿氧舱(YCL0.5—1.2武汉701所研制)治疗。进舱时间:原则上尽早入舱,出生后1d~10d。有兴奋惊厥者,止痉后待呼吸、脉搏稳定后入舱,伴有颅内出血者应在出血停止后治疗,一般我们在治疗一周后,患儿一般情况可。全舱给氧,压力0.05~0.1MPa,加压约15min,稳压约30min,减压约15min(吸氧时间不超过1小时),1次/d,10次为1疗程,全部病例治疗4~5疗程。一般轻中度2~3疗程,重度4-6疗程,每疗程间休息10d左右。

  1.3 疗效评定

  显效:经高压氧及常规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治愈出院。有效:经高压氧及常规治疗,在高压氧治疗结束之前,某一项或几项观察指标明显好转,治疗结束后痊愈出院。无效:经高压氧及常规治疗,病情无好转或更严重。

  1.4 治疗结果本组47例患儿,其中显效24例,占51.1%,有效22例,占46.8%;,有后遗症1人,占2.1%,无1例死亡。远期随访结果痊愈92.2%。

  2 护理体会

  2.1 入舱前准备和护理

  2.1.1 检查氧舱的整体情况,舱门是否密封,有机玻璃是否出现裂痕,压力表.供.排氧流量表及其阀门是否完好。确认各系统工作状态正常。储氧量.装置是否漏气。室内温度是否适宜(舱内温度保持在26-28℃。周围环境是否安全,不能有热源.火源。

  2.1.2 清洁消毒氧舱,以防交叉感染;检查舱体及辅助设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进行。舱内床板两侧及头顶放置纯棉垫,以防患儿躁动时碰伤。

  2.1.3 提前30~60min喂好奶(禁食者除外)并拍背排气,以防治疗中溢奶流入气管引起窒息。准备好负压吸引装置,必用的药物.器件。

  2.1.4 如患儿体温超过38℃,或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呕吐.脐部渗血,收缩压>110mmHg时,应暂停治疗。

  2.1.5 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等待区不能吸烟,防止发生火灾。保持安静,以免患儿哭闹,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2.1.6 给患儿换上全棉的衣服、包 被、棉垫、尿布等,禁用化纤、丝绸等易产生静电火花的服装。患儿不配带任何首饰,患儿包被要用纯棉带子系好,以防患儿哭闹挣脱被子盖住口鼻而发生意外情况。患儿全身涂抹任何护肤品,爽身粉.

  2.1.7 为患儿修剪好指甲,防止抓伤。

  2.2 入舱中护理

  2.2.1 再次检查患儿全身无带静电的首饰.衣物.尿裤等。

  2.2.2 记住为患儿戴好防静电的腕套。

  2.2.3 进舱不宜输液,鼻饲管应封闭固定;患儿取右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冬季可先将衣服、包被等预热。

  2.2.4 患儿入舱后轻轻关上舱门,缓慢匀速升压,速度为0.004~0.003MPa/min,检查氧气管线路有无漏气、曲折,以保持吸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稳压过程中小流量持续换气,以保证舱内氧气浓度的恒定。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呕吐、面肌抽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早期氧中毒症状,若有发生,应停止升压,并可适当排气减压至症状消失。首次治疗压力宜低,使患儿有一适应过程,新生儿压力一般为0.05~0.08MPa,升压时间持续10-15min。压力升高后继续密切观察,稳压治疗时间为20-30min。

  2.2.5 在减压阶段,必须严格执行减压方案,缓慢等速减压,速度为0.035~0.04MPa/min,时间不得少于15min,否则体内溶解的大量氧气从组织中排出,游离成气态,以气泡形式在血管内外栓塞和压迫血管,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致组织缺氧缺血产生损伤而发生减压病等并发症。等到压力表回零时才开舱,无特殊情况不能紧急出舱。

  2.3 出舱后的护理

  2.3.1 患儿大多在舱内哭闹出汗,出舱后应予擦汗及保暖,防止受凉,让患儿休息10min。

  2.3.2 严密观察病儿的体温、意识状态、瞳孔、肌张力、前囟情况、有无呕吐、脑性尖叫、抽搐等现象,若发现异常应及时配合医生给予处理。

  2.3.3 给患儿喂温水或奶,补充因哭闹而丢失的水分和能量。

  2.3.4 告知家属下次进舱的时间及疗程。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治疗水平不断提高,高压氧的应用,HIE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但是我们在临床上往往见到这样的病例:新生儿期HIE“治愈”出院的病例,等到6个月时随访发现已发生脑瘫。目前对HIE治疗的疗程长短往往以治疗到神经系统症状的消失为依据,尚缺乏一个预测预后的观察指标。而神经症状的消失和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的好转并不表示神经细胞缺氧损害已完全恢复,也不能保证今后不会产生永久性神经后遗症。[3]

  参考文献

  [1]韩玉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8):469.

  [2]李温仁,倪国坛.高压氧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447.

  [3]韩玉昆.新生儿疾病诊治中的一些问题.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6;11(6):327

  李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