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呼吸道感染,临床
  • 发布时间:2015-08-20 12:44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通过对比,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分析相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于这136名患儿,根据其不同的临床反应,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中,有54名患者在门诊得到治愈,占观察组总人数的71%;对照组的患者中,有55名患者在门诊得到治愈,占总人数的92%。结论:统计可得,对于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更容易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两岁以下儿童,其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免疫能力较低,更容易患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患病的概率也逐渐下降;对于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咳嗽的症状,这可能是因为,患有此病,容易引发下呼吸道感染。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对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点 治疗

  在临床诊断中,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儿童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患病类型,有较高的致病发生率[1]。经相关检查,若患者被确诊出,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则首先会进行门诊治疗,但若患者在这种情况下,仍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或者出现下呼吸道的感染,则患者应该立即住院,及时的进行相关科学、有效的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程较长、复发率较高、患病症状严重等特点,一般,门诊的治愈率较低,甚至出现迁延难愈,对于患此类疾病的儿童,其身体发育、生活质量等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为提高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水平,现我院对136名患有此类病症的患儿进行临床研究、分析,相关总结、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60名,选取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76名。为便于阐述,我们将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记为观察组,将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记为对照组。对照组中包括女性患儿28名,男性患儿32名,平均年龄为4岁左右,年龄区间为1岁至10岁。观察组中包括女性患儿36名,男性患儿40名,平均年龄为4岁左右,年龄区间为7个月至11岁。在对患者进行选取的过程中,保证患者的患病资料及相关资料齐全,同时,患者年龄不小于七个月。

  在本次分析、研究中,患者及其家属,均属于自愿参加调查、探究,并保证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全部的治疗过程及有可能的治疗结果。

  1.2 治疗方法

  对于这136名患儿,根据其不同的临床反应,进行针对性的治疗[2]。患儿若出现发热症状,可以进行酒精擦浴、冷敷等常规的降温手段,严重者可服用布洛芬混悬液5~10mg/kg;进行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每日10mg/kg,分两次给药,这一过程可以实现抗病毒的治疗效果;进行静脉滴注青霉素,每日5~15万u/kg,分两次给药,这一过程可以实现抗感染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期间,患儿若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或者出现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应立即对患者进行住院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析、记录这136名患儿的发病原因、患病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等等。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探究中,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的相关分析、研究,其中对于收集的资料,可以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的分析,用卡方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对比,对于统计结果,若出现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信息统计

  同时,在统计中,可以发现,对于年龄为两岁以下的儿童,其患病的概率最高。

  2.2 治疗效果对比

  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

  观察组的患者中,有54名患者在门诊得到治愈,占观察组总人数的71%。剩余22名患儿中,有3名患重症肺炎、3名患急性心肌炎,进行住院治疗,占观察组总人数的7.8%。7名患儿因为反复出现呼吸道的感染,使得患儿身体损耗较大,营养不良。5名患儿持续咳嗽,治疗无明显效果的情况下,转入中医科进行治疗,3名患儿在进行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并发中耳炎,转入耳鼻喉科进行治疗,转科人数占观察组人数的11%。

  对照组的患者中,有55名患者在门诊得到治愈,占总人数的91.6%。剩余5名患者中,1名患者出现急性心肌炎,1名患者出现重症肺炎,均进行住院治疗,住院人数占对照组总人数的3.3%。1名患儿持续发热,之后反复出鼻血,转入耳鼻喉科,转科人数占对照组总人数的1.7%。

  两组患者的门诊治愈率、住院率、转科率,均有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近几年的临床诊断中,经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这一疾病的发生率在儿童中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一方面,该病症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患儿身体的健康发育,不利于儿童的正常成长,另一方面,该病症严重影响了患儿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属的心理负担和家庭整体的经济负担[4]。

  (1)对于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其大多数都存在缺乏维生素A、患有佝偻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患有营养不良性贫血等病症,这说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若缺乏微量元素,很容易导致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相关微量元素缺乏及其影响如下:维生素A缺乏,导致呼吸道内膜角质化,使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增加;维生素D的缺乏,降低身体对钙和磷的吸收能力,降低儿童的免疫力,儿童容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

  (2)两岁以下儿童,其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免疫能力较低,在两组共136名患病儿童中,两岁以下的儿童更容易患病,出现较高的患病率,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患病的概率也逐渐下降。

  (3)在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中,出现鼻塞、流涕的症状的人数相对较多;在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中,出现咳嗽症状的人数相对较多,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简单概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更加容易引起下呼吸道的感染。

  在本研究中,对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的方法,该方法主要优点是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是对因对症,进行综合的调理和治疗,很好的满足了当下的治疗原则。临床研究中可发现,此方法对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 但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存在诸多的缺点,疗效不明显。

  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儿童由于其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该病程长、复发率高、症状严重,同时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儿童及其家属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对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进士,胡婧婷.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06;(18);914-916.

  [2]王坤.关于当归六黄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12;(22);111-112

  [3]于忠翠.关于补脾益肺固本汤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与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11;(12);230-231

  [4]王艳;牛保太;;羧甲淀粉钠溶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19;(09);148-149

  张亚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