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循证护理,个体化护理
  • 发布时间:2015-08-20 14:53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方式,对照组采取个体化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与随访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腹痛、胆漏、肝肾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8例(26.67%),对照组患者发生胆漏、呕吐等并发症7例(25.0%),通过治疗后病情均得以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6个月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整体健康情况与躯体功能的得分均低于观察组,而情感功能的评分较观察组而言相对较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外科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和个体化护理方式,对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躯体健康情况,而个体化护理在患者的情感障碍方面护理效果更优。

  【关键词】循证护理 个体化护理 个体化护理

  采用正确的护理方式对于疾病治疗与预后可以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1],本次研究中就60例肝胆外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分别采取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方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肝胆外科患者60例,所有患者通过腹腔穿刺等临床诊断,均被确诊为胆囊炎、胆囊结石与肝和肝内胆管等恶性肿瘤,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8-72岁,平均(41.2±1.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循证护理

  该护理方法主要针对肝胆外科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患者取平卧位,防止其头部用力,观察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颅内的高压反应。若患者感到行手术后头部疼痛感较为剧烈,可以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进行治疗,并保持大便畅通,若2-3d无便,应告知主治医师,并遵医嘱给予患者缓泻剂或者开塞露等,症状严重时可考虑灌肠。在术后护理中应保证在无菌的条件展开护理工作,加强无菌观念,护理人员操作前对手部进行消毒,保持无菌操作。

  同时依据患者实际的临床表现症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若患者伴有微循环障碍,护理人员应及时采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进行治疗,以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及时补充患者血容量。在其血压得以稳定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工作,及时同患者进行耐心亲切地交流,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住院期间应告知患者遵医嘱的重要性以及相关药物的使用、疗效、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

  1.2.2 个体化护理

  个体化护理方式更有利于体现人性化护理的优点。例如,当患者发生腹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时应就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抢救与治疗工作,并及时做好准备工作[2]。一些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免疫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差,导致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异常情绪,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对其性格、心理变化等进行分析总结,并采用人格特征量表的评分方法,对不同性格特征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进行为期3-6个月的随访,比较其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发生腹痛、胆漏、肝肾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8例(26.67%),对照组患者发生胆漏、呕吐等并发症7例(25.0%),通过治疗后病情均得以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随访3-6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比较

  术后随访3-6个月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整体健康情况与躯体功能的得分均低于观察组,而情感功能的评分较观察组而言相对较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入,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其中新兴的一些护理方式,如循证护理、个体化护理,是通过护理人员对疾病的认知度以及熟悉情况进行护理,并根据患者自身性格特点与心理行为变化等给予针对性地护理方式。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腹痛、胆漏、肝肾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8例(26.67%),对照组患者发生胆漏、呕吐等并发症7例(25.0%),通过治疗后病情均得以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6个月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整体健康情况与躯体功能的得分均低于观察组,而情感功能的评分较观察组而言相对较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说,在临床护理当中,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需要与情感需求,将这两种护理模式相结合应用与护理工作当中,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利于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张爱华.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5):195-196.

  [2]曹方凝.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3,(z2):103-104.

  [3]黄红艳.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57-58.

  肖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