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术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结核性脑膜炎,PICC
  • 发布时间:2015-08-21 09:01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在肺外结核中约有5%-15%的患者累计神经系统,其中又以结核性脑膜炎最为常见,约占神经系统结核的70%左右。主要临床病理会形成颅内高压、脑积水、蛛网膜粘连等并发症,,后期可形成脑坏死或脑疝而导致死亡。而所有结核病患者都需要使用抗结核药物化疗,尤其是结脑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为降低颅压需要使用20%甘露醇,而甘露醇是一种高渗性、高浓度性的利尿性脱水剂,且需要滴速快,每日多次反复使用,长期使用会对周围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会导致血管硬化,静脉炎之类,如果渗漏会导致血管坏死,对患者的治疗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我院积极开展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可有效保护结脑患者的浅静脉,减少化疗药物渗漏事件的发生,为特殊药物开辟新的静脉通道,便于保持以“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用药”的治疗原则,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其具有操作安全,维护方便,创伤小,感染率低,留置时间长,不易脱落等优点。为此对近几年来我科结脑患者PICC置管后的护理心得体会及护理工作要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13年3月年至2015年7月中心静脉置管24例均为结核病患者,其中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2例,年龄为17岁-73岁,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4例,穿刺部位贵要静脉占80%,肘正中静脉占15%,头静脉占5%,平均使用天数约为45天 ,其中2例脱管拔掉,1例发热拔掉,其余均治愈后拔除。

  1.2 签订知情同意书

  由于PICC置管目前属于自费项目,费用较高,穿刺具有一定风险性,先和患者及家属沟通过后,讲清楚其利弊,获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把知情同意书给患者本人签字,放置于病例中,使护理工作做到有据可查。为PICC穿刺的必要性、合理性提供依据,严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1.3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向患者交代着前面开襟上衣,置管前应先洗澡或用洗必泰清洗穿刺侧肢体,并保持情绪稳定。协助患者按穿刺要求取穿刺侧肢体与身体成90度垂直夹角,平卧,头偏向对侧,戴口罩,是保证穿刺、避免感染的重要的因素。

  2 术中护理

  2.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穿刺前紫外线消毒穿刺室30分钟,保证穿刺室整洁和消毒合格,穿刺护士对穿刺处皮肤先用酒精反复清洁三遍,再用碘伏消毒3遍,以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2.2 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及给予患者适当的心里安慰

  协助穿刺护士应观察患者,和患者聊天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以防止紧张造成血管痉挛影响穿刺,并观察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悸、恶心、呕吐、局部出血或其他的不适时,均提示有并发症的可能,应立即停止穿刺并予相应处理。

  2.3 置管固定

  置管成功后用透明敷贴覆盖,为避免首次穿刺渗血在敷贴下垫用无菌纱布并注明置管时间、长度。X线摄片提示:导管末段到达上腔静脉第三~四肋间,用125U/ml肝素盐水封管,接肝素帽,方可接输液器输液。

  3 术后护理

  3.1 术后常规护理

  (1)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注意事项,穿刺侧肢体不可承重,避免大幅度活动,尤其是烦躁不安,躁动的结脑患者,护士应加强巡视,防止患者无意识的拔除导管,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床档,遵医嘱使用镇静剂。每班对导管的长度进行交接班。(2)每次输液前观察导管固定是否定位,严防导管拖出。(3)每日进行输液接管时,先用碘伏消毒肝素帽,然后用>10ml注射器正压脉冲式推入0.9%氯化钠溶液10ml冲管,方可进行常规输液。(4)加强置管处皮肤的护理。夏季一般每周2次更换贴膜,其他季节可适当延长更换时间,但不应超过7天,若发现透明敷贴内皮肤红肿、渗液或渗血,应及时更换而不拘天数。更换贴膜方法如下:用0.5%安多伏以置管为中心螺旋式向外消毒皮肤,范围>7cm×7cm,待局部干燥后,贴上新贴膜。

  3.2 术后封管要点

  (1)保证导管内有液体充盈,输液后封管时应注意使导管全程均有抗凝剂。一般操作如下:抽取稀释肝素盐水5ml正压封管,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封管液余0.5~1ml时边推边退针,以保证管内正压,避免导管尖端形成血栓。(2)当导管发生阻塞时,可采用尿激酶1000u/ml3~5h,待血块松动后用力回抽,切忌将血栓推入血管内。

  3.3 输液护理要点

  (1)因上腔静脉压力较周围静脉压低2~4cmH2O,输液过程中应及时更换补液或封管,严禁液体流空。(2)静脉推注药物时也应脉冲式方法。(3)每次输完甘露醇后需用生理盐水冲管,输入脂肪乳剂或卡文时不可放在最后1瓶输入,并每4小时用0.9%氯化钠溶液冲管1次,血浆或血制品因可形成纤维粘连阻塞导管,输注前后均应用0.9%氯化钠溶液冲管,并更换肝素帽,正常情况每周更换肝素帽1次。

  3.4 其他

  尽量不要从置管内抽血化验,因肝素可稀释血浆造成检验误差。当外周静脉穿刺存在困难而需要从留置管抽取时,切忌应除去适量已稀释的血液。

  总之,PICC置管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化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无痛的静脉给药途径,减轻患者的穿刺痛苦,解除化疗药物外渗的后顾之忧,增加了治疗依从性。只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和上述护理要点进行精心护理,就能有效地防止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吝昭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