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创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骨外科,VSD方法
  • 发布时间:2015-08-20 11:55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骨外科创伤患者,观察选择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骨外科创伤患者10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骨外科创伤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51例):临床选择常规换药治疗的方法;B1组(观察组51例):临床选择VSD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骨外科创伤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出现骨髓炎的概率以及皮肤坏死概率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骨外科创伤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骨外科创伤患者(P<0.05)。在出现骨髓炎的概率以及皮肤坏死概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骨外科创伤患者(P<0.05)。结论:针对骨外科创伤患者,临床选择VSD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显著效果,患者未表现出任何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骨外科创伤 应用效果

  近几年,患有骨外科创伤的患者概率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进而造成患者出现了肌肉损伤、神经损伤以及血管损伤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出现严重感染的情况,从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患者的生活水平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针对患者以往主要选择常规换药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针对疾病的治疗需求无法有效满足,对此针对患者需要选择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针对患者选择VSD方法完成治疗后,能够将腔隙以及创面分泌物有效去除,对此于临床可以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1]。为了进一步分析VSD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骨外科创伤患者,临床选择VSD方法完成治疗后,最终获得治疗效果确切,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102例骨外科创伤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骨外科创伤患者的随机分组。在B1组的51例骨外科创伤患者中,男31例,女2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9岁-7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6.9±1.5)岁;因为交通事故受伤的患者21例,因为机器压伤的患者19例,因为运动扭伤的患者6例,因为重物砸伤的患者5例。在B2组的51例骨外科创伤患者中,男32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1岁-7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1±1.6)岁;因为交通事故受伤的患者22例,因为机器压伤的患者17例,因为运动扭伤的患者5例,因为重物砸伤的患者7例。对比两组骨外科创伤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 方法

  针对B1组患者主要选择VSD的方法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将患者创面上方的坏死组织以及相关异物有效去除,将患者的受损组织有效恢复,之后于创面上安放VSD材料,确保其与患者创面可以充分接触,对患者有效实施间断缝合固定,有效完成硅胶引流管的放置后,促进引流密封,利用酒精将患者的创面有效擦干,利用生物透性薄膜将患者的创面有效进行密封。在对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将中心负压有效接通,将创面渗血有效吸净后,有效实施维持负压,时间为24小时,完成手术后选择抗生素进行口服治疗。针对B2组患者,选择常规换药的方法进行治疗[2]。患者在住院后,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有效处理,对患者的创面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有效完成敷料的更换,与此同时选择抗生素对患者进行干预,在固定时间对患者实施药敏试验以及对患者实施病原学检查,直至观察患者的肉芽有效长出后,针对患者的创面实施二期缝合或者选择植皮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骨外科创伤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出现骨髓炎的概率以及皮肤坏死概率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3]。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患者创面未表现出水肿症状以及坏死症状,全部有效愈合;显效:患者的创面未表现出坏死症状,表现出轻度水肿症状,患者的分泌物表现出显著减少症状,患者的创面面积表现为显著的缩小;无效:患者未表现为好转的现象,但是未表现出恶化的情况[4]。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完成骨外科创伤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选择X2检验以%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骨外科创伤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骨外科创伤患者(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表1 B1组与B2组骨外科创伤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例)

  2.2 疾病并发症

  两组骨外科创伤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出现骨髓炎的概率以及皮肤坏死概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骨外科创伤患者(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表2 B1组与B2组骨外科创伤患者疾病并发症出现概率对比 [n(%)]

  3 讨论

  骨外科创伤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针对此类患者通常会导致出现创面创伤的情况,尤其针对开放性骨折患者,其皮肤以及黏膜会表现出诸多破裂损伤的情况,并且骨折位置会同外界环境进行接触,从而导致表现出感染的情况,与此同时患者会表现出严重局部软组织损伤的情况,从而导致创面难以有效愈合[5]。

  针对患者选择VSD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有效缓解患者的周围组织水肿症状,能够将患者的伤口渗出物有效清除,表现出创伤小、临床治疗时间短以及能够有效杀菌等系列的特点。本次研究中,两组骨外科创伤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骨外科创伤患者(P<0.05)。在出现骨髓炎的概率以及皮肤坏死概率方面,B1组明显低于B2组骨外科创伤患者(P<0.05)。有效证明VSD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骨外科创伤患者,临床选择VSD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显著提高骨外科创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惠,周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及其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7):192-193+196.

  [2]黄烨.试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2):250-251.

  [3]陈凯,王淮玲,章海波,等.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治疗外科感染性伤口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08):61-62.

  [4]李东,姜立义,高宗伯.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46例骨科创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2,7(10):115.

  [5]程涛,胡祥,代睿,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5(04):59-60.

  康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