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石性肠梗阻手术后护理体会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粪石,肠梗阻,护理
  • 发布时间:2015-08-20 15:53

  【摘要】目的:分析粪石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术后护理效果。结果:抽选2010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粪石性肠梗阻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者临床术后综合护理,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结果。结果: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93.3%)和常规组(73.3%)相比,差异新鲜明(P<0.05)。结论:给予粪石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综合性术后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值得使用。

  【关键词】粪石 肠梗阻 护理

  粪石性肠梗阻是由肠内粪石引发的肠梗阻性疾病,近年来,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转变,该疾病病发率持续上涨,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均给予患者临床手术治疗,然由于术中诸多因素的存在,致使临床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术后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意义重大。下面,本文将我院所接收患者作为研究成员,分别实施不同程度护理措施,旨在探讨术后护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抽选2010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粪石性肠梗阻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30例,包括: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位于20-70岁阶段内,平均(25.5±2.5)岁;病程位于2-30天阶段内,平均(6.9±0.9)天;干预组患者30例,包括: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位于22-72岁阶段内,平均(26.9±2.9)岁;病程位于3-32天阶段内,平均(7.1±0.1)天。两组粪石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不鲜明,可进行针对性临床比对(P>0.05)。

  1.2 临床诊断

  (1)患者均符合粪石性肠梗阻疾病诊断,均经CT检查确诊;(2)患者均表现为腹部疼痛等临床特征;(3)排除脏器功能损伤、精神异常等患者;(4)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组研究实验,且签署临床意向书。

  1.3 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性护理,如:病情观察、饮食指导等;干预组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性术后护理干预,包括:

  1.3.1 监测生命体征

  患者手术结束送至病房后,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给予常规吸氧、保暖处理。若仍然存在麻醉未苏醒患者,护理人员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便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呕吐、持续高烧、腹部疼痛症状,并及时借助针对性措施对症处理。

  1.3.2 心理护理

  由于粪石性肠梗阻疾病病程长,治疗费用高,且病情反复性发作,间接导致患者出现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再加上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修养、留置胃管等因素的存在,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加大患者负性情绪,影响临床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多和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想法,从而制定个性化措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信心,促使患者调整最佳情绪接受临床治疗,加快康复进度[2]。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多和患者家属沟通,让患者家属多和患者交流,给予患者个性化心理疏导,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

  1.3.3 疼痛护理

  手术后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后取半卧位,这样可方便引流。针对术后剧烈疼痛患者来说,应仔细调查发生该现象原因。患者咳嗽时护理人员应将双手放于切口两侧,并轻微按压,从而减轻患者疼痛度;或借助听音乐、看电视等分散患者注意力,减轻疼痛度。若患者实在无法承受该疼痛,可在医生叮嘱下适量使用止痛药物。此外,由于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易出现躁动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安全管理:可在患者床旁加床栏,必要时让患者佩戴约束带;患者持续性高烧时应借助温水擦拭其身体,必要时借助临床药物降温。

  1.4 观察项目

  (1)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术后快速恢复,未并发症出现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术后逐渐恢复,并发症轻微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未转变,术后恢复缓慢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数资料进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转变,干预组患者临床好转率(93.3%)和常规组(73.3%)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

  3 讨论

  粪石性肠梗阻为临床常见性病症,多发于长时间便秘、老年患者,常见于此类情况:①排便功能异常,大便排除不净,久而久之大便干燥患者;②肠胃粘连等导致的长时间肠梗阻患者。由于粪石性肠梗阻患者诊断率相对较低,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等因素的存在,极易使患者出现穿孔、坏死等临床并发症,危害生命健康。因此,临床手术期间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意义重大。从本组研究结果得知: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说明:患者临床术后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促使患者调整最佳状态接受临床治疗;给予个性化饮食护理、疼痛护理、体位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可缩短患者临床住院时间,降低临床并发症,符合方武华[3]等成就。

  综上,给予粪石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综合性术后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值得使用。

  参考文献

  [1]肖定,游建,王建祥,等.老年粪石性肠梗阻手术27例临床分析[J].腹部外科,2009,28(03):176-177.

  [2]张红梅,刘文艳.粪石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中两种灌肠法的对比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6(01):335.

  [3]方武华,何金泉,王维.老年粪石性肠梗阻治疗体会[J].吉林医学,2014,12(29):4326-4327.

  尹算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