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再复发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精神分裂症,复发,护理
  • 发布时间:2015-08-20 14:27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其病因复杂,病程多迁延,复发率高,多见于青壮年,表现为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多方面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临床上复发再住院的现象很常见。本文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再住院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再复发原因分析 护理干预

  1 一般资料

  对2012—2013年收住我院的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住院次数均≥2次。男性28例,占48%,女性30例,占52%。年龄20-50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9例,占50%;高中22例,占38%;大专以上7例,占12%。

  2 结果

  病情复发再入院的原因:自行停药、减药、不规则服药22例,认为自己没有病,或自己病已好、不需要再服药16例,出现药物副反应停药6例,因结婚、生育自行减量或停药3例,与家人吵架、赌气自行停药4例,原因不明7例。

  3 讨论

  3.1 复发的原因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婚姻、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家族史及病前性格都与病情复发有关系。不规范、不科学的治疗和乱用药物是复发的重要原因。通过58个病例的分析,患者普遍存在服药遵从性差、自知力缺乏及不良刺激等一系列问题。多种原因引起的自行停药或服药减量、不规则服药是病情复发的主要因素,占复发总数的66%。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出院后则会因自知力差、家庭督促不到位等导致病情复发的占34%。

  3.1.1 自知力差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多数患者的自知力不能完全恢复,服药就减轻,停药就复发。针对精神分裂症的特点,对疾病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强化自知力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精神疾病知识,调动其治疗的积极性,增加治疗欲望。有些家属认为,患者恢复得很好,会自行服药,不用监督,而患者自知力没有完全恢复,认识不到服药的重要性,对服药遵从性差,不愿服药或偷偷减药而致病情复发。因病情的发展有其特殊性,可无任何诱因的情况下复发,所以家属督促并监督患者服药是家庭护理的重点。对于经济困难、取药不便的家庭,应重点讲解不遵医嘱服药不仅导致病情复发,反而更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1]。

  3.1.2 个性因素与社会偏见

  个性是个体本身具有的独特倾向性,如胆小、孤僻、急躁、不耐受挫折、敏感多疑、性格内向等。病情复发与个人性格及文化层次低,为人处事偏激,理解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差有关。由于性情执拗,文化程度低,对精神症状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而社会舆论对他们怀有恐惧、不理解、不宽容的心理。使他们为维护自尊,对周围人敏感、多疑,存有敌意。人际关系的不协调,自己遭受排挤或挫折,生活质量下降,给康复期患者以双重打击。他们既要面对精神症状带来的各种痛苦,又要忍受社会对他们的歧视而产生的种种偏见。当他们不能承受这些矛盾压力时就可能导致病情复发。

  3.1.3 家庭氛围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功能紊乱,精神活动异常,特别在发生幻听、妄想的症状时,或者遇到家庭重大变故如丧亲、离婚等情况下,患者思维紊乱,情感异常,行为怪异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由于人们对精神病的偏见,患者在家庭和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另外精神分裂症本身有反复迁延的特点,多次住院的治疗费用也给家庭带来沉重地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家属也产生厌烦、无望的心态。家庭成员的态度,亲朋好友的蔑视及家庭气氛均可影响患者的病情而导致复发。亲戚、邻居为免受伤害更是避而远之,使患者失去与亲人交流的机会,不与邻居和亲朋交往,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也成为疾病复发的重要原因。

  4 护理干预

  4.1 认知思维干预

  根据患者患病的资料,观察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和用药后的反应,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认知思维的恢复是治疗效果最直接的表现。把服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指导病人坚持治疗、合理用药。组织康复期患者学习与精神疾病相关的知识,了解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精神疾病的认知能力。根据特征性思维、情感、行为障碍,应尊重患者的人格,建立平等友好的交流,对患者因精神症状造成的伤害予以谅解,生活上多加照顾体贴,启发患者认知、领悟自己的精神问题,驱除诱发因素,增强对症状的辨别能力。在患者出院后,医生护士要定期随访,并提供精神卫生咨询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应再次强调服药的重要性,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4.2 家庭及社会氛围干预

  和谐的家庭和社会氛围对疾病的恢复和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2]。为防止病情复发,不仅要继续药物维持治疗,家庭和社会对病人心理上的支持也不容忽视。建立和谐的家庭、社会氛围 ,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家庭护理环境,给病人提供与家人,社会接触的机会,使患者存在着被关爱的心态,有资料显示,无家人照顾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停药后复发率高[3]。 因病情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如为第三次发病,则不宜轻易停药,应长期维持药物治疗[4]。督促并监督患者服药是家庭成员的责任。家庭及社会成员以平等的身份、和蔼的态度同患者进行交流,生活上关爱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使患者重新回到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对患者的病情治疗、减少复发将起到积极作用[5]。

  4.3 心理支持性干预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思维、情感异常,康复后自信心缺乏,有自卑感,根据患者的心态,总结患者的心理问题,多沟通交流,及时为患者解开心结[6]。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控制情绪波动,帮助患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对待应激事件的方法,使患者微笑面对疾病,消除悲观厌世的想法,树立乐观的心态。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以好的修养和耐心对待患者,保持冷静,耐心细致的态度与患者交谈,取得患者的信任。提供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干预,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且通过对家属的健康指导,鼓励他们出院后多参加各项文娱活动,增加社会交往,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改善饮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避免精神刺激,忌酒、茶、咖啡和一切带有兴奋作用的食物,注意劳逸结合,有规律的生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能使疾病得到很好的康复。

  5 总结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差,对自己的病情认识不足,没有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个性因素与社会偏见,遇事不大度,钻牛角尖,周围人群的偏见和歧视。家庭的不和谐,亲戚朋友的不理解等都是再复发因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文化水平,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氛围,使患者融入娱乐的集体生活中,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参考文献

  [1]端木新荣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中国民康医学

  [2]沈渔邨,精神病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31

  [3]王良琳,精神分裂症再入院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西部医学,2006,18(2):165-166。

  [4]宋燕华,马莉,精神障碍护理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4

  [5]蔡卓基,翁永振。精神分裂症——病因、诊断、治疗、康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71-175.

  [6]张冬红等。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J]职业与健康,2006,22(10):796-797.

  刘松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