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输注的特殊要求及外渗护理策略研究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护理干预,化疗,药物外渗
  • 发布时间:2015-08-20 15:34

  【摘要】目的:探讨化疗药物输注的特殊要求及外渗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成立化疗护理小组,按照标准化的护理干预流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外渗发生率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药物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痊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必须详细了解各种化疗药物的特性,掌握药物外渗预防及护理方法,制定标准的药物外渗预防对策,以降低药物外渗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 化疗 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外渗,指的是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出现的药物渗漏或渗出到皮下组织的现象。由于化疗药物本身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一旦发生外渗,就会对局部组织造成损害,引起局部组织疼痛、肿胀甚至皮下组织坏死[1]。我院为防止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成立了专门的化疗护理小组,制定并实施了标准化的护理方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4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均行化学药物治疗。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研究组男36例,女34例,女30~82岁,平均(53.8±2.6)岁,其中直肠癌18例、乳腺癌12例、胃癌21例、结肠癌19例;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女29~81岁,平均(54.2±3.2)岁,其中直肠癌19例、乳腺癌10例、胃癌26例、结肠癌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均进行肝肾功能和外周血检查,对于白细胞水平超过4.0×109/L者,立即实施化疗。化疗方案包括:表柔比星+多西他赛/紫杉醇;奥沙利铂+氟尿嘧啶。

  1.2.2 护理方法

  (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于发生药物外渗的患者,进行局部冰敷,24小时后再进行热敷、理疗和TDP照射。

  (2)研究组:①制定标准化的护理干预程序,干预流程包括入院指导、常规检查、用药方案、治疗方法、护理方法、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②化疗前,综合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尤其是首次化疗患者,更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向其讲解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根据操作规程应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明确静脉通路畅通无阻后,再输注化疗药物,在换其他化疗药物前,要使用50ml生理盐水对管路进行冲洗,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注意观察注,如果出现药物外渗,要马上停药,并更换注射部位。④为更好地保护血管,化疗穿刺要先选用远端静脉,并要经常更换穿刺部位,同时要避免关节处血管,以免药物外渗造成肌腱韧带损伤。⑤注射通道首选PICC(中心静脉导管)和CVC(外售深静脉插管),不得直接使用钢针注射化疗,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有效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和药物外渗的发生。⑥一旦发现药物外渗,首先要对渗漏分期进行评估,早期进行局部冰敷和局部封闭。

  1.3 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参考《皮肤病疗效评定标准》:治疗后,局部红肿、疼痛消失,患者无自我感觉,为痊愈;治疗后,红肿基本消退,但局部仍有轻微疼痛、麻木灼热感,无糜烂、破裂、渗出,为好转;治疗后,局部仍红肿疼痛,麻木灼热,有渗出,甚至可见皮肤糜烂、破溃,为无效。应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软件SPSS19.0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数据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共有12例(17.14%)发生药物外渗,研究组的药物外渗发生率为4.29%(3/70),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研究组的痊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100.00%,对照组分别为41.67%、7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61例、一般7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97.14%,对照组满意42例、一般16例、不满意12例,总满意率82.86%,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化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手段,但由于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特殊,所以容易产生特殊的毒副作用,在静脉给药过程中,容易对人体皮肤、血管产生强烈的刺激,部分患者要用药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皮肤疼痛、坏死,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2]。

  化疗药物作为一类特殊药物,故其输注有着特殊要求。在选择穿刺血管时,要选择弹性好的、粗直的血管,并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免反复穿刺损伤血管[3]。每次输注化疗药物前,要使用生理盐水冲管,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穿刺处周围皮肤的变化,若患者主诉穿刺周围疼痛,要立即检查有无药物渗出,并更换穿刺部位。在本次研究中,针对化疗患者成立了专门的化疗护理小组,制定了标准化的护理程序,结果显示实施标准化护理干预的研究组,药物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实施标准化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同时提高药物外渗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作为护理人员,必须详细了解各种化疗药物的特性,掌握药物外渗预防及护理方法,制定标准的药物外渗预防对策,以降低药物外渗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魏怀芬,宋执华.化疗期肿瘤患者120例静脉炎预防及药物外渗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91-92.

  [2]刘洪芬,陈利涛.化疗药液外渗护理干预差异性研究与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34-1136.

  [3]孙巧枝,陈长英,李爱敏等.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治疗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521-524.

  肖文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