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康复训练,膝关节置换术
  • 发布时间:2015-08-19 12:14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9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由骨科护士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指导,观察组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髌下10cm处周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1d,两组患者髌下10cm处周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d、7d时髌下10cm处周径显著缩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康复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减轻患者下肢肿胀程度,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康复训练 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肿胀

  前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膝关节置换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在缓解患者疼痛、稳定关节及改善运动功能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1]。但是,在手术创伤、局部制动等因素作用下,多数患者会出现下肢肿胀,病情进展时会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下肢肿胀,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疾病康复,严重者甚至并发肺栓塞而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经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9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2组,每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出现下肢肿胀,排除肿瘤、凝血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静脉血栓疾病史、高血压、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52-68岁,平均(58.7±9.1)岁。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53-70岁,平均(59.2±10.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大体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及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由水平相当的医师完成膝关节置换术,均在硬膜外麻醉状态下经膝前正中或前内侧入路进行手术。术后,对照组由骨科护士进行常规的护理及康复指导。观察组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具体内容:术后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及趾间关节主动屈伸训练,每次5-10min,间隔1-2h。术后48h,进行下肢的被动运动训练,固定大腿、胫骨近端和足部,髋关节置于外展20-30°位置。训练第1d,膝关节的锻炼角度设置为0-40°,逐渐增加5-10°/d,每2min进行1次伸屈被动运动,连续20次为1组,2次/d。手术前后,测量比较两组患者髌下10cm处周径变化情况。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6.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以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髌下10cm处周径变化比较:术前及术后1d,两组患者髌下10cm处周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d、7d时髌下10cm处周径显著缩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膝关节置换术日益成熟,取得了极大进展,在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治疗中具有确切疗效[3]。但是,在手术创伤、长时间卧床制动等因素作用下,肌肉废用性萎缩引起的肌泵力量减弱将影响下肢静脉回流,造成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发生下肢肿胀时,如果不能得到早期干预治疗,可能会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下肢肿胀,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极为不利[4]。因此,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有效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上值得探讨的课题。

  为减轻下肢肿胀,临床上常采用抬高患肢高度,以促进静脉回流。但是,肢体长期处于抬高位置,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网的调节机能会因缺少收缩充盈的训练而不断下降,进而导致静脉瓣功能减退。而当下肢恢复锻炼而肌泵和静脉泵功能还未恢复时,极易导致静脉、淋巴管瘀滞,而重新出现下肢肿胀甚至症状加重[5]。而主被动运动的康复训练能够保持原有的肌泵、静脉瓣功能,预防肌肉萎缩,促进渗出液吸收,有效减轻下肢肿胀[6]。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组患者在术后3d及7d髌下10cm处周径显著缩小,结果表明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分析原因,术后经过康复训练,肌肉可以得到有效锻炼,能够预防肌肉萎缩,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打破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的恶性循环,有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疾病康复。

  综上所述,康复训练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显著减轻患者下肢肿胀程度,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髌下10cm处周径变化比较 (x±s,cm)

  参考文献

  [1].李玉安,谷长跃,王佳音等.膝关节置换术及假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462-1464.

  [2].黄小强,王效东,靳卫章等.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分度及早期预防[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3):200-201.

  [3].高英健,王伟力.微创膝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现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39):6985-6990.

  [4].王晓红,董淑香,杨淑霞等.综合康复对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1448-1450.

  [5].朱丽萍,关小玲,肖秀娟等.Buerger运动用于下肢创伤患者康复训练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1):6-8.

  [6].陈天艳.预防和治疗下肢肿胀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7,13(28):2753-2754.

  段平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