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旋转复位手法,腰椎间盘突出
  • 发布时间:2015-08-19 12:15

  【摘要】目的: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旋转复位的手法,观察其临床的效果并做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150例。并随机的将15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参照组有患者75例,观察组有患者75例。给予参照组的患者冲击按压手法治疗的方式,给予观察组的患者旋转复位手法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做对比。结果:参照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的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采用旋转复位手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治愈率,缓解患者的病痛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旋转复位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 疗效观察

  在中医骨伤科的疾病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中医也将其称为腰腿痛和痹症。现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方式[1]。由于很多患者都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方式,因此中医通过按摩推拿、针灸或内服中药等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获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通过采用旋转复位手法对腰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症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率。所作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150例,并随机的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有患者75例,其中男性患者有45例,女性患者有30例,年龄在22岁-65岁;参照组有患者75例,其中有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在23岁-70岁。观察组与参照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的比较上不具有显著地差异(P>0.05),拥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符合以下的临床诊断:临床症状有下腰疼痛,尤其在行走或负重以后出现疼痛感明显加重现象。髓核向椎管内脱出导致部分双下肢瘫痪,会阴部有麻木感、大小便功能失常、小腿外侧或足跟部位麻木等症状。体征上,腰部脊柱旁肌有紧张或痉挛状况,腰部前倾疼痛受阻碍,椎旁压痛等体征。患者在治疗前进行CT检查。排除腰椎肿瘤、结核、滑脱和具有腰椎手术史患者,排除具有肝病、肾病患者[2]。

  1.2 方法

  对参照组的患者实施以下的治疗方法:让患者处于俯卧位的状态,在腰部位垫枕,医生站在患者的旁侧,在患者发生病变的脊椎棘突上面用双手掌根叠加的方式按在患处,并沿着病变的部位缓缓向上按压,再向下按的过程中要有力道,按至第十胸椎棘突处。

  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患者坐于方凳上,医生坐在患者的后面,用双手的拇指顺着脊柱棘突的部位由上至下的按压,并按至骶椎。随后将拇指在两个相邻的棘间隙处交替地进行按摩,对棘突的方向、宽窄情况以及高低定位。嘱咐患者双脚应该处于踏地的状态,并且臀部不可移动[3]。医生的左手在患者向右偏歪的突棘处扣住,右手按压颈部。医生牵引患者的身体朝着右内侧方向进行旋转,并且左手的拇指将椎棘突向左上方顶住,使下椎骨发出“咔嚓”的响声。然后用拇指将韧带理顺,松动腰肌。最后再将拇指按压棘突检查其是否已经处于正常位置。叮嘱患者卧床休息7天左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以后的效果,疗效标准有三个,分别是治愈、显效和无效。治愈的观察标准为一些临床症状消失,阳性体征基本消失,并且恢复了正常的工作能力,在一年之内并无复发情况。显效的标准为: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得到良好的改善,基本可以进行工作,在一年内没有复发现象。无效的标准是,患者在临床症状以及阳性特征、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没有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的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并通过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经过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3.33%,参照组的患者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致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外部原因,例如由于过度劳动造成损伤,或者感受风寒等现象。另一方面为内因,内因是患者机体发生退行性变导致。椎间盘连接在两个椎体之间,同左右的关节突关节共同构成了椎间关节[4]。所以,左右关节突关节同椎间盘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并相互影响,产生作用。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给人们造成严重的腰腿疼痛。传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大多属于单一的治疗手法,疗效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临床上采用旋转复位手法进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的研究中,观察组采用旋转复位的治疗方式获得的效果明显的高于参照组的治疗效果,证明此种方式拥有较好的效果。

  应用旋转复位的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地将椎间隙增大,改善从前脊柱侧弯的状态和后突击型的情况,在椎间隙中造成负压,建立起稳定的腰椎三点力学构造,促进腰椎得到平衡的发展状态。复位的手法根据人体解剖以及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操作采用了生物力学的有关原理,过程简单、轻便,并且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特点,疗效显著,适用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并且用手进行推拿还能有效地止痛消肿,舒筋活血,疏通经络,并推动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主要注意事项是在操作中要掌握好手法的力度,需轻巧进行,忌暴力现象。

  结语

  使用旋转复位的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单而且容易实施,减少了患者的诸多痛苦,并且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具有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地推广应用地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保宗.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1(2):39-42.

  [2]罗茂彰.电针夹脊穴结合Mckenzie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3]王响.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

  [4]赵明宇.腰腹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5]李宝军.旋转复位、冲击按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江苏中医药,2011,43(11):60-61

  李宏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