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内分泌改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精神分裂症,雌二醇,睾酮
  • 发布时间:2015-08-19 12:53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内分泌改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50例非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和泌乳素(PRL)水平进行测量;对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水平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数字广度测验、数字符号测验、语义流畅性测验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RL显著升高(P<0.05),血清T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T和血清PR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女性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各种神经内分泌的水平与PANSS评分不相关(P>0.05)。血清T水平与PANSS评分中的冲动控制障碍评分以及兴奋性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项神经内分泌发生了变化,但其与患者的病情和认知情况的变化无关。血清T水平可以作为评价患者临床冲动和兴奋风险的指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雌二醇 睾酮 泌乳素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和非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睾酮(T)、血清泌乳素(PRL)和雌二醇(E2)的水平来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内分泌改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以及同期在医院门诊测量性激素的无精神疾病和内分泌疾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经诊断均确定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选标准:(1)年龄18-50岁;(2)入院时PANSS量表评分为60分或以上;(3)参加本研究经过患者以及家属同意。排除标准:(1)患有糖尿病、内分泌疾病、严重躯体疾病、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癫痫、严重听力以及语言障碍;(2)处于绝经期、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观察组患者中男46例,女44例,平均年龄31.17±7.31岁。对照组中男2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3.5±8.0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其中20例患者使用利培酮,22例使用氨磺必利;14例使用奥氮平;12例使用喹硫平;14例使用齐拉西酮;8例使用阿立哌唑。

  1.3 测量指标

  在患者入院和治疗后6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对患者进行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语义流畅性的测验【中文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IAS)】。对观察组入院时和治疗后6周以及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的性激素水平进行测定:空腹抽取4ml静脉血,使用美国雅培公司的免疫分析器(i2000)以及相应的实际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T、PRL和E2水平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软件对记录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表示,两两比较进行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PRL、T、E2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血清PRL、T、E2水平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PRL、T、E2水平比较(x±s)

  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RL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T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RL水平和T水平均显著高与对照组患者(P<0.05),无论治疗前后;同时我们发现无论治疗前后观察组女性患者血清E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女性患者(P<0.05)。

  2.2 认知功能、PANSS评分与血清PRL、T、E2水平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PRL、T、E2水平与PANSS评分和认知功能的评分无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RL、E2和T水平变化与治疗前后PANS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变化之间不相关(P>0.05);而血清T水平与PANSS量表中冲动控制障碍评分以及兴奋性评分均为负相关关系(r=0.32,r=0.27,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有研究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或者复发的血清PRL水平无显著差异,提示PRL水平升高有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还有研究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PRL水平升高可能是因为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或服用抗精神药物[1,2]。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治疗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有可能出现紊乱,但是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仍需进一步研究,这与上述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患者无论治疗前后其血清T水平均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但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治疗后,其血清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本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内分泌改变与临床特征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血清T水平与PANSS量表中关于冲动控制障碍以及兴奋性的评分呈均为负相关(P<0.05),提示血清T水平可以作为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和兴奋的指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性患者的血清E2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在男性患者方面则无差异,这与以往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E2水平较低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各项神经内分泌出现变化,但其与患者病情的变化和认知功能的变化无关,此外,患者的血清T水平还可以作为临床评价其出现冲动和兴奋性的指标。

  参考文献

  [1]温耀辉,戴庆福,卢正优,等.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动态变化与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67-1269.

  [2]程松.精神分裂症血清多胎和MicroRNA表达差异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2.

  潘富丽 孙国胜 武孔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