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哮喘,阿奇霉素
  • 发布时间:2015-08-19 14:33

  【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本次分析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哮喘患儿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运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添加沙丁胺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哮喘患儿经过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哮喘患儿的治疗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以及沙丁胺醇能够有效的对小儿哮喘进行治疗,并且咳嗽消失时间快、复发率低等特点,在小儿哮喘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 小儿哮喘 阿奇霉素

  在临床上,支原体诱发小儿哮喘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以及痰鸣等,若患儿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通常会引发诸多并发症,如梗阻性呼吸道疾病等[1]。支原体诱发小儿哮喘属于一种不能痊愈且复发率较高的疾病。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两种用药方式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进行治疗,并对比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0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本次分析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哮喘患儿各50例。在此100例患儿中,有男患儿53例,女患儿47例;年龄为1至7岁,平均年龄为(4.13±3.24)岁。两组哮喘患儿均经过临床诊断,均确诊为小儿哮喘。两组哮喘患儿的性别、年龄以及症状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运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其中阿奇霉素每次5mg,每天2次。实验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患儿的基础上添加沙丁胺醇进行治疗,在对患儿使用沙丁胺醇时,必须依照相关标准进行,当患儿小于4岁时,2ml生理盐水中加入的沙丁胺醇溶液剂量为0.5ml;当患儿大于4岁时,3ml生理盐水中可加入的沙丁胺醇溶液剂量为1ml,依照此标准来对患儿进行治疗。在患儿治疗的过程中,若出现紧急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能够降到最低。两组哮喘患儿均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哮喘患儿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其中包括:咳嗽消失时间、复发率、复发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治疗效果包括三个等级:治愈即患儿的临床症状均消失,与正常患儿无异;有效及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迹象,正逐步好转;无效即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有加重情形。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哮喘患者进行治疗情况的研究数据,在本次研究后结束,均准确无误的录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例数(%)表示为计数资料,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为计量数据,对比方法为t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进行治疗的患者之间,对比效果的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哮喘患儿经过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为72%(36/50),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见表1)。除此之外,实验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复发率以及复发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儿(见表2)。经过对比,实验组患儿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哮喘患儿之间的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儿科慢性呼吸道疾病中,最为常见的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有相关资料表明[2],在诱发哮喘的众多原因中,最为主要的原因属呼吸道感染及过敏,患儿初发哮喘时,因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导致的占50%以上,其中23%的患儿经过治疗后会出现复发情况。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主要人群为青少年及儿童,高发季节为春秋季,该疾病的潜伏期较长,并且起病较为缓慢[3]。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头痛发冷以及咽痛等,在发作时,其喘鸣音较为清晰。该疾病的治愈难度较大,并且复发率高。阿奇霉素属于抗生素类治疗药物,在临床上,此种药物能够有效对应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进行治疗,并且疗效较为明显,但有相关研究表明,此种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较大,会对患儿的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沙丁胺醇属于一种雾化吸入剂,其搭配上阿奇霉素都能够有效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进行治疗[4]。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此种方式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充分证明了其治疗效果。

  综合以上所述,阿奇霉素联合沙丁胺醇后能够有效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进行治疗,并且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等特点,对于患儿的预后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燕.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1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12):235,237.

  [2]刘凤清.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118例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1):28-29.

  [3]王亚男.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5):889-889,891.

  [4]金自超.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60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7):308.

  胡延琴 柳顺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