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分型穴位按摩配合足部反射区治疗失眠效果分析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辨证分型,配合按摩,失眠患者
  • 发布时间:2015-08-18 07:43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失眠患者应用辨证分型穴位按摩配合足部反射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失眠患者,展开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之后采用按摩配合足部反射区实施区别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20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失眠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颇佳。结论:对失眠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按摩配合足部反射区治疗,临床效果颇佳,能够标本兼治,扶正固本,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辨证分型 配合按摩 失眠患者 临床效果

  为了研究发现中医辨证分型按摩配合足部反射区用于治疗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从我院2014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选取前来治疗的45例失眠患者展开研究讨论。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我院研究方案,研究过程汇报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经我院临床诊断均符合失眠症状研究对象,共45例研究病例。所选病例资料信息如下:男性19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均位于34-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76±3.62)岁。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诊断[1]:其中痰热内扰型21例,肝郁化火型16例,阴虚火旺型8例。

  1.2 辨证分型症状

  ①痰热内扰型。患者症状主要为睡眠不安,心烦意乱,头晕目眩,口苦,苔黄腻,脉滑数。②肝郁化火型。主要临床症状为烦热不眠,急躁易怒,口苦干,面红耳赤,便秘,小便黄,脉弦数。③阴虚火旺型。临床表现为稍寐即醒,难以入眠,心烦热,耳鸣,口干,脉细数。

  1.3 治疗方法

  给予失眠患者实施中医辨证分型按摩配合足部反射区治疗。

  1.3.1 穴位按摩治疗

  于每天晚上进行按摩。首先,令患者取俯卧位,从颈部到腰骶部进行常规按摩,以便患者精神放松;然后,自上而下从颈部至腰之督脉和足太阳经背部侧线捏脊9次,再对心俞、脾俞、肝俞、肾瑜进行点压,每次各点压2分钟,点压完毕后,自上而下扣拍3次。其次,头部按摩。取平卧位,医者坐于床头前的方凳上,用双拇指自印堂穴交替推至神庭穴数次,然后,用双拇指由眉心纷推至太阳穴3-5次,用食中二指顺时针按揉太阳穴;再对头部印堂、四神聪、百会、以及颈部安眠、风池穴各按压2分钟。最后,医者用单手拿揉头顶的(督脉、膀胱经、胆经)五条线,在用双手掌相对捧揉两颞部,以十指梳理法(以指代梳,用十指指尖着力于头部自前额开始呈扇状向后推摩,手法以柔为主,柔中带刚)结束头部按摩。取穴。内关、神门、劳宫、足三里、赵海穴分别按摩1分钟,搓涌泉至温热为止。交替按摩,按摩时间约为45min。辨证加穴。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内庭;肝郁化火者,加太冲、三阴交、侠溪;阴虚火旺者,加太溪、三阴交。注意:操作时手法要轻柔、缓慢、渗透,手法轻柔缓慢,使患者能有懒散放松之感,有利于疗效更好地发挥。

  1.3.2 足部反射区疗法

  按照虚则补,实则泻原则实施治疗。首先,患者热水泡脚10min,对整个脚实施常规按摩。重点加按心、肾、肾上腺、尿道、输尿管、三叉神经、脑垂体、大脑、额豆、失眠点、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对于痰热内扰者,要加强脾、胃、小肠、心胆等反射区按摩(脾胃用补法余者泻法)。肝郁化火者,加强肾、输尿管、膀胱、肝胆等反射区(除肾以外均用泄法、。阴虚火旺者加强心、肾、输尿管、膀胱等反射区(补法)。足部反射区按摩操作时间单次时间为35min左右,隔日一次。为确保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效,操作结束后,嘱咐患者饮用白开水400ml左右。

  1.4 观察指标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失眠疗效标准分三个等级评定。治愈:入睡时间正常,睡眠时间正常,能够安稳睡眠,醒来精力充足;有效:基本正常入睡,睡眠时间增加,临床症状好转;无效:临床病症无改善,睡眠质量差。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和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对记录和收集的所有失眠患者临床信息与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表示;当比较差异P<0.05时,表示存在统计学研究意义。

  2 结果

  观察失眠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后按摩配合足部反射区治疗的治疗有效率情况。三种中医辨证分型患者配合按摩治疗情况结果统计得知:治疗第一疗程后,治愈8例,有效17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57.78%。第二疗程后,治愈15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00%。第三疗程后治愈20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3个疗程后,失眠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较佳。

  3 讨论

  失眠在中医上又被称为不寐。从中医角度来讲,造成失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劳逸不合,五志过极,身体虚弱,饮食混乱,体虚,阳盛阴虚,阴阳失调等。失眠主要在于心、肾,逐步涉及到肝、脾,按照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实施治疗,考虑患者个体差异与实际情况,辨别其虚实,针对性治疗。虚症者施以滋阴降火或补益心脾,实证者给予清肝泻火或清化痰热,虚实结合者,则兼顾两者治疗。

  穴位按摩主要通过捏脊疗法、头部按摩以及穴位按摩结合实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全身血脉,促进经脉流通,有安神静气之功效。人的机体对于内环境、外环境的各种致病因子,具有天然的防御能力,即自我调节机制。足部反射区的按摩,是对于机体表面某些敏感点或敏感带所施加一种物理刺激,去开动人体内的调节机制,激发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潜能,充分发挥机体本身的自卫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推拿时产生的强烈刺激不断的传入神经中枢,可以阻断和取代相应组织器官原有的病理冲动,从而达到保健和康复的作用。生物全息医学理论认为,任取人体某一局部,均完整的排列着全身相关组织器官的反应点,即局部是整体的缩影。足部是人体最敏感的“全息胚”。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足部均有规律的排列着相应的区域。通过按摩足部相关的区域,既可以探测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情况,又可达到治疗的作用。综上所述,通过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按摩手法用于失眠患者的治疗,能够对患者身体气血运行进行调节,保持身体阴阳平衡,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按摩治疗失眠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树芬,黎桂屏.中药浴足、头面部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09,23(23):2109.

  [2]张连爱,刘运梅.辨证分型论治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失眠36例[J].陕西中医,2012,33(2):172-173.

  [3]李明娜.中药安神枕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失眠64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658-659.

  牛刚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