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早期持续低温在重症脑出血中的疗效观察
- 来源:今日健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低温,重症脑出血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8-20 07:36
【摘要】目的:探讨头部早期持续低温对急性重症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24例,均于病后40min~24h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部持续低温治疗,对照组24例行常规治疗,期间观察持续低温对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两组治疗1周后并发症、临床症状对比;两组治疗4周后总的生活能力比较。结果:两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在治疗期间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各并发症减少、死亡率下降、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结论:头部早期持续低温治疗可以减轻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早期 低温 重症脑出血 疗效观察
脑出血是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脑出血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急性重症脑出血,它起病急、临床治疗效果差、并发症多、致残率及致死率高,而局部亚低温对重症脑血管损伤具有多环节脑保护作用,相关的实验研究及前瞻性临床应用均已证实[1]。本科自2009年5月~2014年10月应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加用头部早期持续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2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09年5月~2014年10月入院的急性重症脑出血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45~78岁,平均65岁,应用常规治疗护理加用头部持续低温治疗。对照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48~79岁,平均64岁,应用常规治疗。入选病例条件: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发病在6小时内,诊断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要点[2]。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40 min~24 h)、疾病程度、Glasgow评分≤8分、脑出血量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影像学检查
治疗前均行头颅CT检查。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30例,脑叶出血4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8例,其他部位出血6例。血肿量计算除破入脑室内血外,出血量均超过20 ml,脑室受压23例,中线移位32例。
1.3 头部持续低温及观察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及降颅压、调整血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护脑细胞、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头部持续低温,给病人配戴冰帽,设置冰帽的温度,抬高头部15-30度,将双耳用毛巾包裹,以免冻伤。降温开始时间入院后40分钟~24 h内,降温持续时间3~7 d,停止降温后采取自然复温,在行物理降温时,为防止并发症的方发生,严格执行操作流程,降温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和病情有无变化,观察有无局部冻伤,检查冰帽运行情况。期间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血常规等变化。
1.4 疗效评价
采用ADL评分标准(PULSES评定),包括躯体状况、运动功能、言语、视听、心理等6分面的内容,可信度较高。 每方面分为4个功能等级,分别评为1-4分,各项评分相加后得到总分。 总分的评判标准为: 6分为功能最佳,各项功能均基本正常。 >12分提示独立自理能力严重受限。 >16分提示有严重残疾
1.5 统计学方法
两组间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头部持续低温对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治疗组患者头部持续低温治疗期间和复温开始后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血凝分析均在正常范围内。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7 d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见表1。
2.3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总的生活能力比较 见表2。
两组患者总生活能力、总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亚低温脑保护的机制是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3];亚低温实施时间窗、持续时问:临床床研究表明对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尽早开始亚低温治疗效果好[4]。国内外研究显示亚低温对颅脑损伤的脑组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能降低死亡率。临床局部亚低温维持时间一般在3~5 d,病情危重者可适当延长治疗时间,但一般不超过1周,因为长时间低温治疗降低机体抵抗力,导致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5-6]。 本临床观察,采用头部持续低温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并发消化道出血有明显改善。消化道出血与丘脑下部、脑干、边缘系统等部位损害有关,主要是由于其对胃肠运动、胃黏膜血流量、胃酸分泌有显著影响。脑出血量大者,由于脑内结构受压、移位及脑组织广泛破坏,颅内压明显增高,继而胃酸分泌增多。因此临床观察表明头部早期持续低温治疗能够明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因此早期进行头部持续低温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具有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 所以头部早期持续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是一项比较安全可靠的治疗措施。患者都能普遍接受。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志敏,吴涛,袁先厚.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2,5(5):1-2.
[2]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口].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王永谦,王维平,张健生.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和脑脊液乳酸的影响叨.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160.
[4]只达石.亚低温脑保护的发展和现状叨.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2,2(3):133.
[5]吕立峰,元爱芹.局部亚低温治疗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0):60-61.
[6]黄华东,赵邦,黄海能.脑出血术后应用亚低温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20):3151-3154.
周召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