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白破二联疫苗偶合急性脊髓炎1例报告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急性脊髓炎,脊髓
  • 发布时间:2015-08-19 09:55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是指脊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而产生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2012年我市报告1例6岁患儿因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白破二联疫苗后偶合出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虽经及时治疗,仍留下严重后遗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及接种情况

  患儿,女,2005年8月9日出生,足月顺产,否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史、药物过敏史等,父母体健,否认近亲婚配和遗传病史等。于2011年10月31日在居住地辖区预防接种门诊,经过预检无疫苗接种禁忌症后,接种医生分别为患儿接种一剂乙脑减毒活疫苗(厂家: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201101A026,有效期:20120725)和白破二联疫苗(厂家: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2010030206,有效期:20130323),观察30分钟后无异常离开。

  2 发病及治疗过程

  2011年11月24日晚,患儿睡眠中从床上跌落,头背部着地,自诉不适,无法排小便且双下肢无力,11月25日到重庆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专科检查: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低、肌力0级,脊柱外观无畸形,椎旁皮肤无红肿及淤青,双侧膝反射未引出,腹壁反射未引出,剑突平面以下痛觉缺失,深感觉障碍,双侧克氏征、布氏征阴性,双侧巴氏征阴性。脊髓MRI:脊髓约平胸6椎体水平以下节段水肿信号影,脊髓圆锥形态失常,稍膨大。脑脊液常规:潘氏试验++、细胞总数1090×106 /L、白细胞152×106 /L,余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生化:微量蛋白0.85g/L,余正常。脑脊液病毒:阴性。免疫II号:免疫球蛋白G低值213mg/L↑,免疫球蛋白A低值23.5mg/L,免疫球蛋白M低值60mg/L。

  根据入院记录,患儿病前10天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表现为流涕、咳嗽,自服抗感冒药,未就诊。

  入院诊断:①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休克期);②脊髓外伤?③脊髓前动脉综合征?④视神经脊髓炎?⑤上呼吸道感染。入院后予其营养神经、降颅压、丙种球蛋白冲击、置尿管导尿等对症支持治疗和抗感染等治疗。2012年1月3日患儿转入康复病房予运动治疗、针灸、电疗、高压氧及奥德金、赖氨酸营养神经治疗。2012年1月11日家长要求办理出院。出院诊断:①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休克期);②左侧小腿烫伤。

  3 诊断结论及分析

  本例患儿治疗后效果不佳,预后较差,属于严重残疾,根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规定,重庆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于2012年9月对本例患儿发病及治疗情况进行讨论诊断,结论如下:①患儿本次患横贯性脊髓炎与病前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理由为:第一、绝大部分横贯性脊髓炎患儿在脊髓症状出现前1-2周可有发热,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腹泻史;第二、据病史记载,患儿在发病前10天有上呼吸道感染史。②无明显证据证明患儿疾病和接种疫苗有关,理由为:第一、根据国内外近40年的文献记载,横贯性脊髓炎与疫苗接种的相关性未得到确认;第二、患儿本次接种乙脑疫苗和白破二联疫苗前,已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疫苗、麻疹疫苗、麻风腮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A+C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风疹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和肺炎疫苗等共计14种疫苗27剂次,未发生异常反应;第三、2011-2012年我市共接种同批次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白破二联疫苗分别为119222和24640剂次,未发现类似现象及其他反应。

  韩真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