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危险因素差异性探究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脑梗死,慢性脑供血不足,危险因素
  • 发布时间:2015-08-18 08:09

  【摘要】目的:探究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危险因素差异性。方法:在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和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患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总胆固醇,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患者血浆的同型半胱氨酸,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或者慢性脑供血不足这两种不同转归的预测因素中,同型半胱氨酸差异比较明显,其它各项指标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这两种不同转归的预测因素,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上升发生脑梗死的概率大于发生脑供血不足不足的概率。

  【关键词】脑梗死 慢性脑供血不足 危险因素 差异性探究

  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均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这两种疾病的发生都是因为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1],研究这两种不同疾病的危险因素的差异对于做好预防工作以及预后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以及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以及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所有患者经过检查确诊为相应的疾病。60例脑梗死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最小的53岁,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为(65.5±12.7)岁,病程最短的为6个月,最长的为4年,平均病程为(2.1±0.5)年,在这些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有45例,合并糖尿病的有13例,合并血脂异常的有33例,三酰甘油高于正常值的有15例,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值的有5例,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值的有12例,总胆固醇高于正常值的有10例;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的55岁,最大的75岁,平均年龄为(65.5±12.3)岁,病程最短的为3个月,最长的为4年,平均病程为(2.1±0.4)年,在这些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有40例,合并糖尿病的有10例,合并血脂异常的有20例,三酰甘油高于正常值的有13例,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值的有3例,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值的有15例,总胆固醇高于正常值的有8例。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

  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有脑部循环障碍引起的自觉症状,比如头痛,眩晕等;(2)没有脑部局灶性定位体征;(3)多伴有高血压;(4)有眼底动脉硬化.;(5)有时可在脑的灌流动脉听到血管杂音;(6)CT改变:无脑血管器质性病变;(7)原则上年龄应在60岁以上;(7)脑循环检查提示脑血流量降低;(8)脑血管造影,颈部超声波等检查有时可发现脑灌流动脉狭窄或闭塞;(9)确切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上述症状。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断标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过15umol/L;三酰甘油(TG)超过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1.0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过2.6mmol/L;总胆固醇(TG)超过5.2mmol/L。

  1.3 方法[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液3ml,采集后不需要经过抗凝处理,进行检测,检测时间和血样采集时间不能超过2h,具体采集使用的是Abbott AXSYM全自动发光化学仪,试剂选择的是雅培公司的配套试剂,具体采用的是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正常值为5-15ummol/L之间。

  血脂测定:采集所有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液3ml,不抗凝处理,采用奥林巴斯AU200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患者的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总胆固醇。检测过程中采用RANDOX高、低值校准品以及质控物。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非条件多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统计方法,自变量为影响因素,对于脑梗死或者是脑供血不足可以进行预测的自变量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2 结果

  在非条件多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中,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总胆固醇等血脂指标用连续变量表示,而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用哑变量表示,将二分类因变量设定为慢性脑供血不足或者脑梗死,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脑梗死或者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转归预测中,有明显影响的只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P<0.05),而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总胆固醇这些因素中,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

  3 讨论

  在研究的60例脑梗死以及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表现出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分别占到了89.0%和90.5%,造成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主要有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而在脑梗死患者中有33例患者出现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不正常,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有20例患者表现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不正常,两组相比较,脑梗死患者中表现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不正常的明显要多于慢性脑供血不足。这表明,脑梗死和慢性脑供血不足产生两种不同转归的预测主要是同型半胱氨酸[4],而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总胆固醇这些因素对于两种不同转归的影响并不明显。

  参考文献

  [1]许康,阮清源,郭建敏,等.脑梗死与慢性脑供血不足危险因素差异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3):2922-2925.

  [2]黄庆荣.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后脑动脉供血不足中的效应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8):73.

  [3]洪哲仁.酷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小脑梗死10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5):204-205.

  [4]金曦东.西比林联合血塞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29):607-608.

  王龙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