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及早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并能够积极把握时代脉搏做到融会贯通,因材施教,恰倒好处,就可以使创新思维能力落到实处。

  关键词:政治;活动课;创新;学生;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希望,及早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在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呢?作为一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就此问题做了一些粗淡的探讨。

  一、对活动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首先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思想政治活动课,是根据《新标准》的要求,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它以活动来代替过去的运用,说明对学生的要求有进一步的提高,要求学生把学到的有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有关实践,去加深理解,并运用到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之中,以达到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目的。因此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自己应刻意求新,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对政治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创造性的发挥,要创设创新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再次,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政治课教学中要把看书权、思考权、讨论权还给学生,提倡在看、思、说中质疑和提高。要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

  其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开拓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采用严谨的学习态度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新《课标准》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活动的内容,各年级设置的活动有让学生动手查找报刊、图书等方面资料的;有让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的;有让学生进行调查、访谈活动的;有让学生对典型事例进行归纳和分析的;有让学生发表意见和感想的;有让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综合探讨或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等等。活动课为教师的创新教育、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供了依据。活动课教学和实践中要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教师应充分做到: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活动课是师生共同投入的以活动为载体的课,是教师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要开展好活动课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就要求建立一种宽松、民主、自由、丰富多彩的氛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尊重、信任、鼓励学生,让学生们把课堂当成自我磨练、自我展示、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舞台”。学生在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2)发挥教师的“导演”功能

  初中政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如收集活动过程的信息,加工处理所收集的信息资料,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活动,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认识社会、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二、“活动课”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操作策略与实例

  1、精心设计

  要确保活动课课堂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活动课进行精心设计。例如在讲到环境保护活动课时,我首先口述新闻联播中播放的入秋以来,北方受到沙尘暴袭击的案例,然后提出四个问题:第一,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第二,北方遭受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而对这个问题,作为青少年学生应做些什么?让学生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和评价,结果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看法和大胆构想,达到了培养能力的目的。

  2、激发兴趣

  初中学生不但兴趣爱好各异,个性也不相同,又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性格特点。如果活动课单一化、就会使活动课单调、枯燥、缺乏活力。因此,活动课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进行“活动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教学中,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使学生从优美的乐曲声中体会到了“改革开放富起来”的真切感受,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教学;又如我在上初三活动课“选择一个有关资源或环境的问题,撰写调查报告”时,组织全班同学到学校附近居民、企事业单位和环保局考察水泥厂造成环境污染情况,这样的活动课,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通过实地考察,大部分同学都能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写出了较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3、激励探究

  受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创造心理淡漠,在活动课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探求新知,敢于创新。对学生的独创的意见,要及时地加以肯定和鼓励,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同时,要帮助学生克服“先入为主”、“盲目从众”的思维定势,特别要增强学生不盲从的抗压心理,锻炼学生不随波逐流的抗压心理,对于形成独立思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我在上“自律与他律”时,就设置了一个题目:“目前,在中学生中出现了一股‘上网热’”.这‘上网热’是好,是坏,请大家来评说.“课堂气氛热烈,效果非常好,有的观点认为:网上学习可以避免学生胆怯心理,通过交互式学习,许多在学校中难于启齿的问题在网上可以得到满意的回答.这种”一对一“的学习模式,使每个人都成为学习主体.有的认为:上网易受网上游戏和其他不良东西的影响……我在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要把握好”上网“的度,要兴利除弊。这样,这堂课的效果就很好。

  4.做好总结

  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既要肯定活动的精彩与成功,又要指出活动的不足与缺憾。对每位同学在活动中的表现认真进行评价,并作为平时考查的重要依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课特别是活动课也应成为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阵地,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当代政治教师的神圣职责。

  总之,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并能够积极把握时代脉搏,做到融会贯通,因材施教,恰倒好处,就可以使创新思维能力落到实处。让我们积极实践,深刻思考,为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而共同奋斗。

  冯箭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