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CBE理论在高职泰汉翻译课程中的创新与实践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CBE理论,高职,翻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7 13:17
摘要:CBE理论强调以胜任岗位需求为导向,对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被广泛地应用。本文通过对CBE理论在高职泰汉翻译课程中的创新与实践进行论述,提出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翻译工作意识,进一步扩大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翻译能力,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环境,完成工作任务。
关键词:CBE理论,高职,泰汉翻译
一、CBE理论及特点
CBE(Competence Basedon Education)字面意思为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以胜任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教学理论,它强调对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职业技术教育中被广泛地应用。其最大特点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种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因此目标具体,针对性强,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
高职泰汉翻译课程在遵循CBE理论的前提下开展,将会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为企事业单位和涉外部门培养从事外语翻译、外经、外贸、旅游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泰汉翻译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然而,通过当前把泰汉翻译课程教学和市场需求进行对比,表面现象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课程内容太难,学了毕业后也没有用等厌学的心态,实际上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前泰汉翻译课程的设置、教材、教学方法等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致使培养出的人才与实际要求不符。
1、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较低
由于对就业前景不了解,道听途说小语种学的人太多逐渐饱和,造成学生学习被动,对学习没有信心,学习积极性不高,产生厌学心理。
2、教学内容陈旧,不实用
泰汉翻译教材寥寥无几,以前所出的教材毕竟年代久远,没有修整和改编以致内容较为陈旧。目前大部分高校所使用的教材为由潘远洋主编的实用泰汉翻译教程(国家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系列教材),该教材系统地讲述了泰汉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但所用的翻译实例较偏向文学性和新闻性,对于学生实际参加工作实用性不大,不能学以致用。
3、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学生普遍认为泰汉翻译课程是所有课里最难的,首先是因为课程结构安排上没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使学生对该课程产生畏惧;其次由于我们的高职专业实行的是“2+1”的办学机制,即学生在国内学两年,第三年到泰国学习实践一年,这就涉及到两校跨境合作课程的衔接,如果衔接得不合理,就会造成课程重复或脱链,这对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4、教学方式单一,照本宣科
传统的翻译教学多采取课堂教师讲为主,学生课后练为辅的模式,对词、词及篇章的翻译只注重语言层面的分析,加上教师本身翻译实践经验不丰富的话,很少会理论结合实际,并没有结合泰国概况作为背景或市场动向进行翻译实战训练,导致与实际脱节,无法吸引学生兴趣。
综上所述,要解决这些问题,寻找一种适合的理论与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采用CBE理论进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以提高学生泰汉翻译能力
笔者通过与用人单位负责人、历届毕业生的访谈调查以及对泰汉翻译招聘简章进行统计研究发现,中泰的交流与合作对泰汉翻译人才的需求需要我们在培养高职高专泰汉翻译人才时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就业市场
通过就业网站、招聘会、人才市场等多种渠道对泰语翻译的就业形势和现状进行分析,确定何种职业需要翻译技能,何种翻译技能才是招聘单位所需要的,并且将从事泰汉翻译工作相关的职业所需要的能力逐级分解成若干项能力,如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这样,在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形势的同时,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到自身所缺乏的职业技能,并以此为方向而为之努力。
(二)开发教学内容
包括泰汉翻译课程相关理论知识、教学资料、模拟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CBE理论认为,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职业服务。所以,课程内容必须突出应用性和职业性。
1.课程内容的应用性。课程内容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为基点,理论知识侧重运用泰汉翻译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讲解、范文赏析、译文对比及练习等具体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打开思路,提高双语的转换能力。其中教学资料选自实际工作岗位,内容力求真实性、职业化,如劳动合同翻译、公司简介翻译、商品介绍翻译、产品使用说明书翻译、领导发言稿翻译等,旨在增强了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翻译实践后能够了解及适应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的角色。
2.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在课程中设计实习实训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到图书馆翻译泰文书目、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华南城、广州交易会等实际场地进行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实践结合起来,获得隐性经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三)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CBE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为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就如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如何演好一场戏,主要在于演员如何表演。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教师理论讲解、示范和学生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进行教学,突出一线岗位从事现场和实际的职业活动能力的培养,发挥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会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师资建设
CBE理论强调高职教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既要具有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这要求教师自身不断提高为成为“双师型”教师而努力。另外,我们也可聘请一些具有丰富泰汉翻译经验的来自企业翻译员担任兼职教师或进行讲座,因为他们不仅具有专业的翻译知识,并有企业工作的实战经历,而且能把实际翻译的案例、翻译的技巧、方法等介绍给学生,真正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前感受工作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CBE的教学理念为导向,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泰汉翻译理论进行创新与实践,明确学习的目的、改变学习的方法、转变教学的思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性应用型泰语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学军、吴晓渊、樊为民,CBE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镇江高专学报,2006
[2]王毅、夏玲,基于CBE教学理念,创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疯狂英语(教师版),2009(05)
[3]张洪忠,实施CBE教学模式促进高职教育创新,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4]刘艳,CBE教学模式在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9)
[5]裴华尉,CBE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考试周刊,2012
兰夏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