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研究之我见

  摘要:高职院校近年来得到政策扶持,发展速度迅猛,不断的进行着适应自身的改革与创新,其中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发挥高职的特色,注重实践性实际技能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三年的学习,依靠学习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获得心仪的职位。软件专业更是如此。软件的系统架构、研发都要以实现为最终目的,以投入应用为价值评定。因此,计算机类软件专业教师就更要提升实践能力,完成好实践技能的传授工作。本文就软件相关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谈起,分析了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作用与意义,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方法与建议。

  关键词:责任心;软件研发;新技术;自主学习;校企合作

  一、高职软件专业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必要性与作用

  1.1 高职软件专业教师提升实践能力顺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途径

  高职教育具有自身特色,它的培养目标不是理论型或者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场所。它培养的主要目标是能够具备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具备基本职业素质的高等技能型人才。技能二字涵盖了实践与操作的过程[1]。尤其是软件专业,要使用高级语言,计算机知识开发系统,利用软件编程实现软件研发。所以实践研发的过程必不可少。因此,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实践能力。

  1.2 高职软件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是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的基本保证

  师说中曾经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那么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这句话进行拓展。传道授业,既包含道理也包含实践与操作。解惑,不仅仅是简单的回答问题。更要以真实的作品,以完整的开发系统来回应学生[2]。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学生走入高职是来学习知识与实践技能,是向老师来学习,从教师处获取。所以,教师必须要先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才能保证学生学到真实的技能,能够从模仿到变通,具备真才实能。

  1.3 高职软件专业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的职业生涯,也是在不断的探索与提升过程中进行。从职称角度讲,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从行政级别划分有多个高级行政级别。从作用划分,又可以划分为中坚力量、骨干教师、校级名师、省内名师等等[3]。这些都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也是不断进步的目标。实现进步,不断进取,就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提升。职业素质的提升,会让你关注教学水平的,从而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双师型人才的紧缺也要求教师不仅仅从学术方面寻求进步,还要更加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从各个角度来说,实践能力的提升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4]。

  二、计算机软件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途径探索

  2.1 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构建体现项目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关系,形成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融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实施项目课程教学的上佳途径[5]。它将传授知识与现场感悟结合起来,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将获得实践经验与技能技巧结合起来,将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结合起来,将学历教育与获取职业资格结合起来,将单一的、理论知识的应知考核评价体系与综合的、实践知识与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结合起来[6]。着眼于构建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感悟在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着一个真正的工作人员、完成起一项真实的工作任务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强调实践教学,重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表现在实习实训的现场操作特点上,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及校内仿真实训室,不仅只为理论验证,更加注重学生操作及重复训练的特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性,强调教、学、做一体化,倡导学中做、做中学及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2.2 增强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师除承担相应职务的课程并完成规定课时的教学任务外,还必须承担一定的教科研任务。教师的劳动不应只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应是不断推陈出新劳动成果,不断完善创新的创造性劳动[7]。教师要通过教科研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掌握科学研究和沽学方法,把握本专业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追踪最新的学术动态。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将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加快教改进程[8]。

  2.3 发挥校企合作功能,让教师也走入企业

  校企合作要做到实处、做到细处。不仅仅从学生角度合作,还要从教师角度密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带薪学习,带薪实践的机会。让教师走入工作第一线。实际接触软件项目研发的全过程。教师参与工作,加入团队。将教学与实践相互印证。既可以提升实践软件研发能力,还可以在实践中发现重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

  三、总结

  本文首先从高职软件专业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发展途径,基本保证和教学基础等三方面入手,讨论了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必要性与作用。其次,结合软件专业自身的特点,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增强科研能力和发挥校企合作功能等三个环节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的研究成果可面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等IT类专业推广,同时,对我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也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游贵巧.谈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4);

  [2]马丽娟,王芳.高职院校在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途径[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02);

  [3]金世红.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与应对措施[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4);

  [4]柴秋.对培养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12);

  [5]肇立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J].辽宁高职学报.2008(05);

  [6]迟荣.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03);

  [7]鲍玉鑫,刘家枢.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评价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9(09);

  [8]韩庆艳,李文涛.“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10(21)。

  杨菲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