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之方法探究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 关键字:小学语文,文学素养,素质教育
- 发布时间:2015-09-18 12:08
摘要: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字语言是我国文化传承的载体,只有学好语文,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国民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小学语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这一阶段的学习可以对学生未来的语文水平起到非常深远的影响作用。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全面加强了语文教学的力度,但是,由于各省市的教育发展程度不同以及各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师资力量强弱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的状况也存在着不同差异。为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并对于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出相应的观点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文学素养;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家长等,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语文学习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及基本用法,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传承并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国学精粹。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中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普遍偏低,语言学习的功能性大于欣赏性。为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对现有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一)小学语文的教材分类及教学内容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情况也不同,此外受到各地文化差异等条件的影响,我国各省市地区在教材版本的选择方面也存才这一定的差异。经过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的教材版本有人教课标版、苏教国标版、北师大版、湘教版、北京版等等。几乎每个省市乃至每个市、区所选用的版本都不同,但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教版教材。
小学学习的时间较长,年龄跨度相对较大,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立足于这一点,高低年级之间语文教材的难度也是不同的。低年级小学生学习的内容依次主要为汉语拼音、简单的文字、词语、简单的对话或者童话故事等。但是,总的来说,小学语文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掌握语言文字的使用功能。而其中,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也有所不同。举例来说,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的《识字一》、《识字二》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人”、“口”、“手”“足”等汉字的听说读写和书写笔画。而三年级下册中的课文《荷花》这篇课文,在生字词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优美的文字描写,不仅让学生对荷花有了一个更加详细的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于语言中意境的感悟和了解。类似这种具有抒情性质的景物描写类的课文,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屡见不鲜,这类文章对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是非常有帮助的。除此之外,一些叙事性的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小学语文是学生所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那么,小学语文教学是为了达到哪些教学目的呢?
1.目前我国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同时帮助学生养成一些优良的品质,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
2.小学语文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言语表达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4.通过语文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文学知识,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量。
(三)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语文教学工作虽然得到了更多关注,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小学语文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语文阅读的教学。其目的是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但是,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用于语文阅读的时间明显偏少。这主要是由于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为了追赶教学进度,语文教师通常利用语文阅读课堂进行其它内容的教学,虽然小学语文都会配备阅读教材但是很少得到足够的重视。第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兴趣,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书本的内容对小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较低,而且小学生的天性比较活泼好动,并非所有孩子都能安心阅读。第三,目前家长越发重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被一些特长课所占据,这大大压缩了学生的阅读时间。
1.教师对于学生的创造性理解的重视不足
语言文字的表达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多种截然不同的感性色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是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表现。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更倾向于追求标准答案,对于一些主观性问题,教师也会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模式进行回答,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的思考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学习的兴趣也会下降。并且,对于一些在答案中表现出一些较为偏激的想法的学生,教师指出了他们知识方面的错误,却并没有注重对其思想的引导。
2.教师的文学素养水平不足
语文课程的教学对教师的文化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很多人认为只要会说中国话就能学好语文,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语文教学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单纯的依靠教学技巧未必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举例来说,当教师朗诵爱国故事类文章时,如果教师的思想感情充沛,阅读声音铿锵有力。就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到文章的具体情境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情感。相反的,如果教师从始至终语调平缓,就很可能让学生感到昏昏欲睡,那么提高文学素养就更加无从谈起。
3.教学的方法存在不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很多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对教学方法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开展各种形式新奇的比赛或是情境表演等,这种方式固然可以活跃语文课堂的气氛,一扫传统课堂中沉闷的景象。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过度使用很容易造成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内容的错误理解。语文与其它课程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语文的阅读和写作都需要安静的环境,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品格起到良好的塑造作用。目前很多小学的语文课堂似乎过于“热闹”,这应该引起语文教学人员的反思。
4.语文课堂的利用不够合理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课本学习和课后的语文练习都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但是,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程进度,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课程讲解。而在下课后通常会给学生布置很多的家庭作业。目前,中国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虽然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教师对于课后作业的按排量有所减少,但是,完成作业还需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课后作业对课余时间的过度占用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反感。此外,为了按时完成作业,许多小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态度不够认真,经常出现错别字等现象,对于一些语文阅读的内容,学生可能还没有进行认真的阅读就草草写下答案。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就失去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作用,甚至往往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5.不同地区的语文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前文中笔者已经介绍过目前我国小学语文的教材存在着众多版本,虽然课程的内容存在着部分重叠,教学的目的也基本一致,但是,不同版本的教材有着不同的特点。大部分语文教职人员却忽视了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教师对于课程进度的安排基本一致,在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也缺乏创新。
此外,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差距,城乡的教育水平也有所不同。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更多的问题,比如教师的教学水平过低,其它科目教师代课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不足,也是存在于我国整体语文教学方面的重要弊端。
二、关于提高小学生文学素养的相关建议
文学素养与语文素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个人的文学素养主要是指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能力,主要是指其在文学领域的发展能力,比如说诗歌创作或是文章写作等。文学素养的养成需要丰厚的语文素养作为依托。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作为核心,包括基础知识、言语积累、阅读理解等多方面的内容。
目前,国家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语言表达能力是需要在社会中掌握的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技能之一。因此,采用哪些方法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建议希望可以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得到实践。
(一)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实际作用
首先,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积累文学知识的机会。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将语文课本的内容更多与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起来。例如:人教版教材中的《菜园里》一课就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非常一致,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设定一定的情景模式,并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进行自主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际价值,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语文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也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感,激发内心更加丰富的情感,从而提升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加深文学素养。
(二)使用合理的语文教学方式
语文的阅读以及些写作都需要非常安静的环境。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过程中,不能片面的营造课堂气氛,适当的活动确实可以带动学生的兴趣,但是,教师应该注意把握使用的程度。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并非完全不合理,所以,进行语文教学的创新需要立足于原有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字的美感。另外,随着教育设施的完善,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通常制作比较花哨的课件。学生被更加新鲜的事物吸引,很难将注意力集中于文章中,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应该尽量避免,文学的美感主要通过实际的阅读才能被体会,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需要教师利用更多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
(三)注重保护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情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不断加深。对于课本中的许多内容,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教师一定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这种独特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社会发展的时代在不断变化,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加新奇,更加多元。教师也应该以同样的观点去对待学生们给出的答案,切不可因为所谓的“标准答案”摧毁学生的创造力。
同时,思想感情是影响一个人文学素养的重要因素。文学创作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色彩,为此,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对学生所提出的一些比较感性的问题有所重视,当学生提出一些关于语文实施的问题时,教师应该进行认真的回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对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非常有益。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由于教材内容的差异,不同省市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其特殊性。为此,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结合教材的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学习偏好,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方案。只有通过这种途径,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才能被充分的激发,文学素养水平才能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晓惠.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处理[J].品牌(下半月),2015(01).
[2]金怡.小学语文教学刍议[J].品牌,2015(01).
[3]潘丽敏.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探讨[J].求知导刊,2015(03).
[4]徐磊.例谈白板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巧妙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
[5]陈华芳.巧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灵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
[6]李振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语言之美[J].科技展望,2014(24).
[7]徐礼邦.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儿童文学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1.
[8]刘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3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3:1.
[9]杜丽香.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研究[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Study journal of moderne ducation and teaching).2014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Study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eaching):2014:2.
[10]张凤英.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Study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eaching).2014年10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Study journal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teaching):2014:2.
江艺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