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摘要: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班主任起着引导性的作用。班主任不仅在学习上要给与学生一定的帮助,在生活中还要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监护人。然而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呢?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其必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且要掌握班级管理艺术。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

  在小学教育管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搞好小学班主任工作,可以增强整个班集体的凝聚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班主任工作者要具备以下的能力: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较为先进的教学经验以及较强的思想素质。

  一、关心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

  通常情况下,一个班集体是由50到60个学生所组成的。这些学生的性格、思想、家庭状况等因素都存在着差异,但是他们一天中一半时间都要在这个集体中度过。班集体好比是一个大家庭,然而班主任是这个大家庭的“父母亲”,班主任应该将这些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当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班主任要与任课老师沟通,课下安排任课老师给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进行辅导,慢慢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成绩。

  从相关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在工作中能够取得成功的人,他们大多数都能做到倾听他人的心声。对于班主任来说也是这样的,班主任要想在管理班集体中取得成果,那么其要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假设班主任不去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那么班主任就无法了解到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也无法更好的开展管理工作。对于班主任而言,其要充当倾听者的角色,倾听每一位学生心中的想法,在倾听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多种信息,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沟通本来具有双向性,教师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听从学生内心的想法。在倾听过程中,教师要有诚意、有耐心,等学生慢慢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之后,然后向学生表示自己是支持他们的。有时候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让学生勇敢的表述自己内心的想法,以便于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二、尊重学生,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是否平等都会对班级管理的好与坏产生一定的影响。好的班级管理往往是建立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上。此种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每一位学生。

  1.班主任要明确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

  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要充当学生学习中的指引者。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参与到其中,与学生共同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懂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2.班主任要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通常情况下,年轻班主任往往是特别受小学生喜欢的,然而年龄大的班主任却往往被学生所远离,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在于年轻的班主任刚刚从学校毕业,他们平易近人,愿意与学生沟通,因此学生都比较喜欢这种类型的老师。然而年龄大的班主任他们不是让学生学习,就是让学生遵守各种各样的制度,他们从来不去与学生沟通,久而久之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这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班主任要成为每一位学生的朋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3.观察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

  在平时的工作中,班主任要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通过观察来分析学生的性格。当班主任了解了学生的性格,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管理方法。比如:有的学生性格执拗,当该学生犯错时,教师要采取说服教育,耐心的告诉这位学生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让该学生从心里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然而有的学生比较淘气,当这类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不能简单的采取说服教育,而是要给与此类学生一定惩罚,让他们正视自己的错误,避免以后犯类似的错误。在管理学生的时候,教师不能以偏概全,而是要通过观察学生来了解每一位学生,并且依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管理办法。只有这样做才可以管理好整个班集体,保证每一位学生都不掉队。

  三、开展活动,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着传授知识的角色,在整个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大部分学生会原模原样的抄写老师黑板上的笔记。在课下,教师也会给学生布置很多的作业,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并且这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差的。鉴于此,班主任要转变教育模式,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到书本以外的知识。有时候教师还要开展各种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在班会活动中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班主任不能以学生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是否优秀,而是要从德智体美等方向来评价学生,表扬每一位学生在不同领域中所具备的优势,促使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拜访学生家长,做好家访工作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同等重要的。只有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学生才可以健康成长起来。学生在学校表现的怎么样,学生与其他学生相处的怎样,家长是很难知道的;同样的学生在家里表现的怎么样,学生在家里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班主任是无法得知的。所以,班主任要定期拜访学生家长,将学生在学校中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并且从家长口中了解到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这样做既让家长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又让班主任了解到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从而为学生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在学校里表现的非常好,然而回到家里面却完全不是这样的。为此,教师要开展家访工作,通过询问家长一些情况来寻找学生出现反差的原因,并且班主任要告诉家长不要过分的宠溺孩子,要让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在学校中班主任要与这位学生沟通,了解到相关的原因,然后班主任要指导学生,让这位学生真正成为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孩子。

  结语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中隐藏着很多的学问,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其应该花费较多的时间去研究班级管理。同时班主任要在实践中积累优秀的管理技巧。在管理班集体的时候,班主任要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爱。

  参考文献:

  [1]魏潇丽,张秀兰,隋丽霞.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创新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7:165-166.

  [2]高丹.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体会[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6:185+233.

  [3]敖莉.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J].大众文艺,2010,12:250.

  [4].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几点体会[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84.

  张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