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芭蕾基训课组合编排的基本原则

  摘要:芭蕾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逐渐发展成为了世界性的舞蹈艺术,普及程度如此之高,一方面是芭蕾舞展现出的轻盈飘逸、潇洒俊美的舞姿把人体的线条美、形态美发挥到了极致;另一方面则是在芭蕾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数代芭蕾舞蹈教育家不断的总结革新所形成的一套集科学性、规范性、风格性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和课堂训练体系,这在世界上其它舞种是绝无仅有的。本文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为依托,着重论述芭蕾基训组合编排的基本原则。是自己教学实践的总结,也是从组合编排的角度对芭蕾基础训的规范性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芭蕾基训、组合、编排

  芭蕾舞艺术是缘起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舞蹈流派,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具有系统,科学、规范的训练体系。芭蕾舞艺术传入我国,约在20世纪20年代,直到建国后50年代,我国的舞蹈工作者才有条件系统的向世界各国学习这优秀的舞蹈艺术。在我国舞蹈工作者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下,芭蕾舞艺术在我国已生根发芽,不论是表演、还是教学体系,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芭蕾教学当中基训课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入门学员最先接触的训练内容。基训课组织实施的方法主要是以动作组合的形式来实现的,“动作组合的训练是将不同的单一动作按一定结构有层次、有变化地组合在一起,有目的进行训练……”

  一、芭蕾基训组合训练的功能性与目的性

  芭蕾基础训练的课堂组织实施过程中对于每一个动作或动作组合,授课教师一定熟练的把握好它的训练功能性,同时要在了解你的学生,认真分析同学们在那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之前训练不足之处的基础上,依据此现实状况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动作,有目的性的进行整理和编排。

  例如对于低年纪的学生多会有腿部的力量与柔韧不够好,大舞姿的起跳意识不准确,落地控制不够稳定和轻盈,那么要解决这方面问题就要有针对的选择。我们以单手扶把的plie为例,它的本意为“屈膝、蹲”,是单手扶把的第二个动作,plie其中含有demiplie和grandplie两种做法,(即:小蹲和深蹲)此动作是双腿同时运动,可以在脚的各个位置上作练习,主要训练加强腿的柔韧性。plie在battement中起很大作用,除舞姿外,无论动作开始或结束都贯穿着plie。它是把身体从地面上推起来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在跳跃中,能缓和身体落地时的撞击。如此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在冠以老师对动作规格加以准确的指引,芭蕾基训的动作组合训练就一定预先设定好的目的。

  二、芭蕾基训难度、速度与强度的循序渐进与适时调整原则

  在组织芭蕾基训课堂编排动作组合时,难易程度也是首先要考虑清楚的。要根据学生们现有的水平和普遍所能达到的程度,编排难易适度的动作组合。不顾及学生接受能力一味的追求高难度动作,只能是把拔苗助长,不可能获得好的训练效果。教师一定要深刻的理解和贯彻科学的教学精神,不要好大喜功,基训的课堂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合理的组合难度,一步一个脚印的组织课堂教学才能是学生获得扎实的舞蹈基本技能。

  以tendu到jete再到grand battement jete为例,这三个动作都是有联系的,而且都是下肢训练。这其中tendu是基础。是做好后两个动作的前提。小踢腿是擦地动作延伸到极限踢出去的,如果光想着踢,没有擦地的经过,那么踢腿的力度会不够,延展度也不会好。当然,收回的过程也同样重要,经过tendu的过程回来,脚与地面的摩擦要大于tendu,否则脚的力量训练就不到位。jete能够有效地锻炼腿的幅度、力度以及最大限度地拉长大腿内侧肌和胯关节的稳定性,以支撑腿的直立和动作腿的力量抬起。也为后来的grand battement jete打好基础。

  芭蕾课堂训练组合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应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学生能力水平的提升,组合也要“与时俱进”、适时的调整,在原有的难易基础上不断的向上加码,学生才会有持续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促使学生的能力的不断提升,当然这仍然是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上的。所以芭蕾课堂训练组合不论是难度、速度还是数量都要依照循序渐进原则科学合理编排,如此才能获得理想长足的训练效果,更重要的它能使舞远离职业伤病,延长舞蹈青春。

  三、芭蕾基训组合编排与音乐的共时性原则

  一直以来舞蹈理论界对待舞蹈和音乐千丝万缕的关系时,很难做一个明确的界限,好的舞蹈作品往往是舞蹈与音乐相得益彰。虽然在此处音乐隶属于舞蹈,但是如果没有音乐准确的背景烘托,舞蹈也很难诠释完美,所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在芭蕾基训的课堂中音乐部分是由钢琴伴奏老师来完成的,但是在乐曲的选择和演奏中舞蹈老师要引导钢琴伴奏老师按照自己的构想,依据组合编排的结构适当调整乐曲的速度,强弱关系,选择贴合组合的音乐旋律以达到它们之间的共时与历时关系。

  以battement tendu jete训练组合为例,主要训练小腿力量,强调射出去的感觉和踢到最高点的停顿觉。伴奏音乐一般会选择2/4音乐,节奏感强的快板音乐,同时也要求音乐有气势、和声色彩丰富。在动作过程中强调重拍的节奏可提醒学生每一次踢出爆发力;强调弱拍腿在空中停住的感觉。这种处理方式就是共时原则下对伴奏音乐的把握。“它能够有效地锻炼腿的幅度、力度,以及最大限度地拉长大腿内侧肌和胯关节的稳定性,”也为大幅度的技术技巧做准备。

  结论

  虽然芭蕾已有成体系的从简到繁的教学训练教材,但是在实际的组织实施中却是不能生搬硬套,要从实际出发,在教学进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不断完善的。如此才能使学员获得基本的身体柔韧、外开、力量、平衡能力以及动作协调能力,为高难度技术技巧训练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春华.古典芭蕾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孟广成.古典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李永明.芭蕾舞及教学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李东旭 楚亚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