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之我见

  摘要:物理概念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物理概念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处在核心地位,本文就常见概念教学方法:实际生活引导、类比法、物理实验、实际应用、多媒体技术等不同的方法作个初步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实际生活;类比法;物理实验;多媒体

  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这“三基”中最重要的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只有理解了基本概念,才能理解基本方法。初中物理概念涉及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范围,其概念为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主要通过语词说明来定义,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新课程要求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上,为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作好铺垫。基于物理学科现状,下面我就个人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做的一点尝试作个初步的阐述。

  一、重视从实际生活中进行概念教学

  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和物理现象发生一定的关系,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获取并积累一些与物理现象有关的生活经验。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勤观察、细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例如,在关于电荷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与电荷有关的现象:天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梳子会吸引头发,有时还会听到响声。脱下尼龙衣服,有时会听到响声,在黑暗中还能看到火花等。学生通过自己举例头脑中便产生了鲜明印象,然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抽象概括,由此初步形成电荷的概念

  二、应用"类比法"进行物理概念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一些概念或规律的教学可以采用与所学知识或者与已掌握的基本知识类比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新课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实践中表明效果较好。例如,在初中物理中,有很多的物理量是用比值来定义的。一类是描述物体运动或工作状态特征的物理量。如速度、功率、电功率等物理量都是以比值来定义的,它们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这类概念的特点,就可以举一反三。如下所示速度、功率、电功率的类比: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定义为速度,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定义为功率,电功率:用电器在单位时间内所

  消耗的电能定义为电功率;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电功率:电功率是描述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三、从物理实验中进行概念教学

  有些概念所涉及的现象不是生活中常见的,这类概念的引入可集助物理实验,运用实验展示物理现象和过程,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现象和过程产生感性认识,而且还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在“压强”概念的引入中,我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形成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的印象。为了深入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用左右手的两个食指挤压一支铅笔的平端和尖端,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再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学生在这种新奇有趣的实验中建立了“压强”的概念,这样概念也就可以建立得更好,更深刻一些,也更容易接受。

  四、通过应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深入不下去。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从正面、反面、侧面全方位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物理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初中学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观察,只停留在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上。这样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善于观察物理事实方面,不仅要发现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而且要发现特征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以沸腾概念的学习为例,对于水烧开的过程,学生往往只注意冒气泡这一现象,而忽略了其变化,这样不利于形成完整的沸腾、汽化的概念。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水开的全过程:加热前有无气泡?加热过程中,气泡的部位如何?气泡怎么变化?剧烈程度如何?温度是否继续上升等,从而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上正确的轨道。

  五、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学中很多抽象的概念是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学生常常很难理解,更谈不上运用这些概念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了。如磁场、磁感线和光线及有关概念的教学,学生对于磁场的概念很难理解,但磁场是一种真实存在却又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带电体和磁体周围都存在磁场。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及空间结构意识和空间想象力,黑板的平面板书也难以讲解清楚,此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磁场进行不同程度的展示,类比,通过模拟画面,具体地比较和鉴别,进行精练的归纳,能牢牢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以感性材料思维加工建立磁场的概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讲解电流一节,电流是导体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导致在电路分析和计算中经常出错。书中虽然有很多相关插图,但都是静态的,学生感觉不到电荷流动的动态过程。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就能非常方便地显示导线中正负电荷流动的画面,把微观粒子直观化,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

  总之,概念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过程,是值得每一位教师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书芹,王青玉.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J].教法与学法,2005(11).

  [2]李小冉,合理选择切入佳点、搞好物理概念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06(7).

  [3]李江涛,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形式分析[J]。信息技术教育出版社,2006(11).

  焦永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