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学校环境教育在课堂的实施

  摘要:学校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替将来着想,为未来服务。利用教育为祖国培养拥有环境科学知识与环境道德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祖国环境科学的发展与进步,造就与培养后备力量。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日益明显。学校与周围的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山区学校具有特殊性其周边环境范围、性质、类型与城市相差甚远,作为山区的教育工作者要本着对教育负责。为山区的孩子们着想的态度,把环境教育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利用山区特有的环境教书育人。本文将简单阐述一下山区学校环境教育在课堂上的运用与实践,希冀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关键词:山区环境、学校教育、课堂

  一、学校环境教育的意义所在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是国之未来,民族之希望。青少年否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积极健康的教育。事关国家的前途,社会的和谐。青少年学生在教育学习的成长过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外在环境、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都会对青少年学生有重大的影响。君不见,古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亚圣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个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曾三次搬家。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织布的机杼来教育他。足以看出外部环境,对学生成长、成才影响有多深。学校,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受到良好道德教育、品质培养的最佳场所。其周围的环境的建设十分重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学校领导、教育部门、政府机关等都应该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让青少年学生在和谐、优雅、舒适、整洁、清净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与健康成长。把青少年培育成理想高远、道德高尚、知识丰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延伸,校园周边环境却日益恶化。特别是山区往日的青山绿水不见了,“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山区那和谐的环境不见了。“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景色也没有了。政府招商引资带来了黑心的厂家,把冒着黑烟的、散发着毒气的工厂建在山区的周边、建在学习的周围。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一点可伶的税收,把美丽的山区景色毁掉了,无良的商家为了攫取一点带有铜臭味的金钱昧着良心,把山区的周围污染了。青山在哭泣、小溪在抱怨、田地在抗诉,人们在恶劣的环境里饱受折磨。污染同样给学生的心身健康带来威胁,这不能不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必须把环境教育带进课堂,让环境带来的危害植入到孩子们的心中,让他们在环境教育的课堂渗透中了解其危害、鄙视其行为,等长大了好重视环境、保护环境、用自己的能力、影响环境、改造环境。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责任,教师的责任是用知识武装学生,用身边可用的环境教育学生,用联系、渗透、促进、感染的方法促进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学校环境教育意义重大,不得不察!

  二、对学生的环境教育从身边做起

  环境是人们生活、生存的重要条件,面对山区学校周边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劣,为了让学生了解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爱好环境、保护环境、热爱环境的健康种子。作为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人民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实施环境教育,孕育他们强烈的环保意识。在校园生活中,尤其是山区校园里孩子们对环境意识比较淡泊,在操场、在校园、在教室、在寝室等处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带零食到教室、随处折花、断枝、乱踩草坪经常出现。不良卫生习惯与肆意破坏校园环境卫生行径,对校园的净化、美化、靓化具有破坏作用。作为教师,可以主持召开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讨论环境对自己、对校园、对社会的重要性,环境的好坏与家庭、个人、社会、国家乃至地球都息息相关。可以让他们收集与环保有关的资料、诗歌、散文等。通过扮演角色,排练小品、练习写作关于环保的作文等。让他们懂得环境污染的危害,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职责。要求他们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从小培养环保意识,必须从现在、从身边、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的点滴中养成保护动植物的好习惯。

  三、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做自己做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学高为师、道高为范。作为一名老师,要利用自身优势,于三尺讲台上,对学生进行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比如用过的粉笔哪怕再小,也要放在粉笔盒子里,不能乱扔。带头爱惜纸张、节约用水、电,珍惜能源,少用一次性筷子,尽量不可开空调;带头购买节能电器,多用竹制品如竹篮、竹筐少,用塑料袋等尽量减少白色污染。让他们知道少一分破坏,就是多一分环保。也可以利用一些废旧材料,譬如塑料瓶、包装纸等做成笔筒、分类盒、小花瓶等精美的小物品送给学生们。即增强师生的感情也起到了环保教育的示范作用。

  四、对学生的环境教育从课堂做起

  作为化学老师,在课堂上要渗透环保教育理念。要告诉学生们化学污染就是化学品进入人类生活的环境后造成的环境污染。包括农药、兽药残留、霉菌毒素以及工业污染、燃烧后的污染。如塑料产品燃烧后产生二恶英等是致癌、致畸等化学物质损害。还有新造成的人为污染,其来源为农药、染料、塑料原料等。它们严重的污染了人类共同拥有的大气、河流、山川、水源食物等。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如果再不进行环境保护,或许不久的将来人类将来会像恐龙一样永远消失的无影无踪。作为化学老师,你要教会学生处理垃圾的分类方法。告诉他们什么样的废旧物品可以“变废为宝。垃圾分类如何做?、怎么能做好?。那些废旧物品对环境的污染严重。譬如电池、旧手机等坚决不能乱扔。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科教育完全可以渗透环境保护理念,许多学科都可以涉及到环保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渗透环保的元素。涵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增长环保理论知识。将环境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可使环保品德培养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结语

  山区学校环境教育在课堂上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素质,也极大地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环境保护素养;不但可做到美化化环境教育在身边,美化环境教育在课堂,保护环境教育在校园,保护环境教育在家庭、在社会、在学生们的心中。环境教育美在心灵、“种”在心里,伴随在青少年成才的途中,“春爱花、夏护荫、秋敬果、冬佑青”山区学校环境教育大有可为、美不胜收。

  参考文献:

  [1]张木元,陈安军.信息技术助力北川中学提升学校形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2期

  [2]陈松信.让学校少一点“酒香”[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02期

  [3]魏兴军.农村学校教育不容忽视[J].学周刊.2011年18期

  [4];教育部:中央财政投30.5亿招聘6万余农村学校教师[J].教师.2011年22期

  [5]韩加满.山区学校如何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1年05期

  黄智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