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有的老师把阅读教材按精读教材来教,而有的则把阅读教材当作课外作业来处理,不作指导,只让学生选填答案而已。另外,相当多的老师没有掌握并形成一套科学性的、易于操作的又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因而不能调动和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老师即使要求学生做了一些阅读练习,但由于阅读训练不得法,学生感到乏味,没有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学生无法体验英语阅读的乐趣,感受不到英语阅读的益处,从而导致学生反感英语阅读。
针对上述情况,现笔者把自己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认识和做法作个阐述。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于阅读的功能,语言学研究早有定论:获取信息,学习语言技能,吸收各种知识并感受快乐。就中学生的情况而言,英文阅读是英语习得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为学生的英文写作练习提供好的范文,使学生有机会扩大语言词汇,理解语法的应用规则,而有助于学会正确构建句子,组织材料成篇章,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但英语阅读不是易事,老师的任务就是对学生加以适当指导,使英语阅读变得容易些,让他们能入门,能获取有益的东西。
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原则
1.要鼓励学生敢于阅读、自主阅读。
2.提供学生阅读的村料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3.设计与阅读目标相一致的问题。
4.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
怎样才能使阅读训练达到预期的效果呢?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怎么做呢?笔者的办法是:把阅读训练分为三个层次来实施。
1.教师做好读前准备2.指导学生读中思考判断3.归纳读后感悟。在这三个层次中,各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和不同的任务。整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在阅读英文材料时成为一个高效率的读者。
1.读前准备层次的做法:
读前思考,就是在正式阅读材料之前,用两三分钟时间考虑一些引入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说明材料背景。预测的方法是:
A、审查文章附加的视觉信息(图片、地图、相片等);
B、写下对标题的看法或反馈意见;
C、让学生写下自己希望文章回答的问题。
2.“读中思考判断”层次的做法
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框架和大意。通读前,可先看一下文后的问题,带着问题或目标去阅读。也可以先看头段和末段,抓住其中的主题句(主题句一般在头段或末段)。主题句是文章的核心,抓住了主题句,就能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事或什么人了,也可看出了作者的想法。当要查寻某些特别信息时,如找数据、电话号码、日期、价格、人名、地名等,可以用快速的“扫描”的方式来获取。
阅读时,不可避免地碰到陌生的词语。怎么做?
(1)通过上下文和语境进行猜测。
(2)通过作者给出的定义推测。
(3)通过事例去推测。在文章中,作者总会通过一些事例来解释他的论点、看法、结论或立场观点。
(4)通过词形去猜测。根据构词法,若生词是复合词,派生词,转换词或其他变化形式的词,其词义是容易推断出来的。
3.“读后感悟”层次的做法
在这一层次上,主要是指导学生对文章作深层的分析思考。分析思考方法是,按事物发展的可能性和文章的逻辑层次进行判断推理,把文章的深层含义(如文章的寓意、言外之意、作者的结论、立场、观点等)挖出来。有些深层的理解题,还要求学生有相关的背景知识或社会生活常识,才可能作出正确断定。学生平时多读书,多了解社会生活,多分析所见所闻,认识力才能提高。
总之,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指导、阅读训练,是老师教学的重点,我们必须下大力气。
卢贤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