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馥一校大课间体育运动活始终坚持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因势利导,活动经常化、多样化。学校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一年一度的“球类运动会”、“冬季运动会”等体育运动盛会,更是成了同学们载歌载舞的舞台。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运动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和理念
李馥一校秉承“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坚持“把健康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的原则,并结合我们学校的特点,走出了一条有特色、动静结合、全员参与的阳光体育之路。它既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折射学校管理的一面镜子;既能体现一所学校校风、校纪、学生的精神面貌,又反映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效率,制度保障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创新的管理
1.领导组织保障:建立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处、班主任、体育教师为执行者的强大团队,确保大课间有效地开展。
2.学校制度保障:为了保证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质量,让大课间特色的开展持之以恒,学校成立大课间活动专项检查评比小组,制定切实可行检查评比细则,对大课间活动进行不间断的全面检查与评比,定期公布,及时表彰,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班级综合量化评选的重要依据,既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促进大课间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3.全员参与人力保障:学校要求大课间活动所有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和全体学生全员参与,活动中班主任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活动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者,体育教师跟踪年级全员指导并参与其中,所有学生要求全员参加,每位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各种活动的规则要求,听从指挥和安排,并按时参加活动。这既体现了国家所倡导的全民健身,更有利于构建融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4.器材安全保障:活动场地及器材管理,由德育处统一安排,各级部实行器材由班级管理责任制。每个班级应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安全责任事故为零。
5.宣传教育保障:各班班主任带领学生干部负责加强对大课间体育运动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师生能高度重视,认真按照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落实大课间体育运动。保证师生共同参与,保证活动时间充足、保证活动质量。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
大课间体育活动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每天大课间活动时,要求班主任及时组织学生到达指定的活动场地,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活动过程要求班主任全程跟踪,处理突发事件,保证学生安全有序地进行大课间活动。
四、大课间体育活动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1.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在整个活动中,指导老师除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外,必须注重学生活动安全,特别是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在老师亲自指导下合理使用,杜绝一切哪怕是微小的体育伤害事故。
2.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科学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第一,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认识规律;第二,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活动量,活动时间最好安排在20-30分钟左右,学生每分钟脉膊次数最好控制在125次以内,这样有利于消除疲劳和体力恢复;第三,要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
3.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多变性,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大课间活动要把体育和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要把休闲与锻炼结合起来,要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满足感,逐步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学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同时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创新性,要符合标准,要形成学校特色。
学校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符合学校自己特点的大课间活动来。对于大课间活动中的一些选择项目,如游戏、舞蹈、健美操、球类项目等,要以年级、班、组为单位,在规定音乐旋律中,留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去创新,要使学生创新性的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5.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艺术性,要体现体育与美音的完善结合。
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体育教育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了体育中的武术、体育舞蹈、体操与音乐中的音乐节凑、柔美充分结合,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自由地、有节奏地进行身心活动。
6.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渗透性,要使大课活动成为一个育人的综合实体。在活动中应有意识地把德、智、美、心理教育等活动融合进行,要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其活动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以体促德,以体促智,以体促美,以体促心的目的。
7.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安全性。大课间活动要加强安全管理,要制定出必要的安全制度,教师要高度重视,要组织、指导好,以免事故发生。
五、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功效
大课间尊重了学生的运动选择,关注了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改变了学生以往疲于应付、被动活动的局面,变“要我活动”为“我想活动”,大大提高了运动参与的积极性,这样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使每一位学生动起来、玩起来,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活动中学生还学会了多种运动技能。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正真体验到活动的乐趣,使学生在运动中得到有效发展和健康与快乐的成长。
王利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