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动力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在作文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事物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在他们学习写作的开始就注意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则以后的作文教学就会轻轻松松、快快乐乐。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作文兴趣呢?通过教学实践,摸索到了几点体会:

  一、以趣入手,培养观察力

  经常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能增加见闻,丰富知识。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校内外的活动趣事无穷无尽,大自然美丽的景象多姿多彩,这些都给学生提供了写作材料,教师要让学生去接触实际,仔细认真的观察周围的事物。要做到用耳听、用脑想、用眼看,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积累下来,写作文时就会做到“言之有物”了,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做到叙事清楚、层次分明、中心突出。因此,注意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既时时留心,处处在意,又“有的放矢”的观察习惯,掌握有顺序、有重点的观察方法,是激起写作文的关键。

  二、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说与写的过程是一个语言能力表达和思维发展的过程。口头语言表达的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恰当地表情达意,从而在表达中发展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为此,我们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要鼓励学生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先口头表达出来,理清文章思路,然后将自己讲述的内容写成文章。要求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从小培养说真话、吐真情、写真事的习惯。作文训练中,我采用提问式、讨论式的方法让学生先口头说再动手写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题目《夸妈妈》可这样启发提问:题中“夸”是什么内容?平常妈妈在哪些方面关心、爱护你的?在生活、学习上、思想上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当你犯了错误的时候你的妈妈怎样谆谆教导的?当你身体有病的时候又是怎样体贴入微的?当你成绩下降时,又是怎样鼓励你不要气馁,要有勇气和信心?当你取得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又是怎样教育你的?通过这样的启发,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感到兴趣浓浓,就有道不完的话,有写不完的事,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情趣。

  三、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要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要“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创新,培养好文风。

  四、形式多样,变苦为乐

  作文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可激发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不仅要善于捕捉作文的新奇,还要创设情境,渲染作文气氛,要充分抓住儿童心理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富有童趣的课外活动,丰富作文内容,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情趣。比如,在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生活空间,搞一些语文知识竞赛朗诵比赛、讨论会,挤出时间,安排一次拔河比赛,小组接力赛、跳绳比赛、小制作等,常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回家帮妈妈做一次家务,观察妈妈的言行、神态、体会自己的心理感受;星期天和妈妈一起买菜、自己挑菜、算帐、付钱,注意观察等场中各类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利用节假日到乡下去走亲戚,看一看农村的景象,干一干农活体会走在乡间小路的心情及干农活的辛苦……

  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养成勤观察、善思考,依靠自己动手写,不断地写,在写作过程中慢慢地领会写作的有关知识,慢慢地增长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样学生作文时就有话可说,有事可记,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也就化难为易了。

  五、以情批文,激发欲望

  作文批语是是对学生习作中所传导的语言、行为和个性、情感等信息进行处理,作出一定的评价和指导,其作用的发挥必然经历一个吸引注意,引起感知,诱发思维,同化和提高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情感的作文批语对学生能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逐步培养写作文的欲望。然而,现实中有很多老师作文批语偏重于理性的说教,什么“层次不清、语句不通,不具体、不生动,中心不明”等干瘪乏味的用语充斥其间,使人望而生厌,学生就是看了也找不着,弄不清自己作文的病根,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去评价,低起点,宽要求,倾注自己的一腔情感,善于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标点,都应在批语中给以充分的肯定,给以热情地表扬,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作文所带来的成功的快乐,克服作文的厌怕思想,培植起良好的情感,逐步进入乐于作文,善于作文的境界。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必须以“唤醒、激励、鼓舞”的教育艺术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以变苦为乐、以情批文的方式去激发学生作文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蒋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