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网络技术,金融,高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17 13:09
摘要:经济类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深层次地融入高职教育理念,又必须深度融合行业特色元素。本文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探析经济类高职高专院校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及实践成果。
关键字: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及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具有金融行业特色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运而生,成为经济类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新的生长点。本文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探析经济类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校是一所金融行业特色鲜明的经济类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在充分进行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通过专家论证专业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设置的特色专业,2013年正式更名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金融信息安全方向)。该专业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突出金融行业特色,培养特色IT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宗旨,通过金融特色实训基地建设、科技金融方向科研活动、多元化的金融调研、金融特色鲜明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方面,锻炼师资队伍,丰富专业外延,不断深化具有金融行业特色的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提高为吉林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一、依托学校金融行业氛围,创建金融特色实训基地
(一)智慧金融实训基地
智慧金融实践基地项目的建成,极大改善我校金融信息化复合人才培养环境,促进我校金融与信息化交叉学科融合与综合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创新水平。同时,对于我省金融机构智慧化、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也具有较好的示范性作用。
智慧金融以金融物联网与金融云计算的技术融合为基础。实践基地包括智慧金融业务系统、管理系统和安防系统以及智慧金融云计算数据平台四个部分,可以开展多种教学实验及服务实验,不仅提升了本校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水平,也充分利用实训中心设备、师资条件,对吉林省金融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各种应用能力的培训,扩大学校知名度。
(二)金融网络信息安全实训基地
2008年,我校与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锐捷网络学院”,进行部分课程的置换,建立了与实践教学内容配套、实践技能配套、与岗位结合的综合专业认证体系。依托联合建立的专业实验室,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型IT人才,将实用的IT技术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更新传统教学内容,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加强IT实用技术的教学和技能训练。
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2012年底,再度携手星网锐捷,合作建设了“无线网络及金融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为学生提供竞赛服务,也为师资力量的培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省内高职院校中颇具示范性。依托金融行业特色实验室,开设了《金融网络信息安全》、《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等特色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金融物联网/嵌入式实训基地
金融物联网/嵌入式实训基地是以嵌入式技术、金融物联网应用为核心,构建了包括传感器、网络、射频通信、Linux操作系统、C语言编程等多种技术相互融会的教学实践体系,既可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同时也注重创新、实训及就业导向。在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结合项目驱动、学生竞赛、综合实训等多种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行业就业竞争力。
二、依托科技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
2009年11月,我校成立了金融文化研究中心,中心不断强化与金融机构、兄弟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沟通联系,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交流,推动科研成果与金融产业有效对接,不断加大科技金融文化研究力度。
依托科技金融研究平台,计算机系高质量地完成了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研项目《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以及“十二五”科研项目《吉林省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等多个跨学科、多层次的科研项目。同时培养锻炼了一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只身投入到跨学科、多层次的科研工作中,对网络安全、电子商务和经济学等学科具备更强的融合能力,进而形成一支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教学团队,实现中青年教师、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之间跨学科科研的传、帮、带,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同时,能够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行业竞争力。而相关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具有行业特色教学团队的快速成长和网络技术专业的成功转型搭建一个平台。
三、依托多元化的金融调研活动,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
为了推动落实高教强省战略和《吉林省金融创新拓展计划》文件精神,计算机系专业教师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调研,形成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为吉林省金融教育发展和东北亚金融总部基地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将专业建设与行业特色深度融合,逐步完善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
(一)顺利完成了长吉金融服务一体化项目的专业调研
2013年10月,我校“长吉金融服务一体化课题调研组”在吉林省金融办的资助下,赴郑州、西安两市就区域金融服务一体化工作进行专题调研,旨在为《长吉金融服务一体化5年工作规划》的编制做好前期准备。由我校科研处和计算机系部分教师组成的调研组,深入了解了郑汴金融同城化和西咸金融服务一体化的背景、现状、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为长吉金融服务一体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调研组完成了高水平的调研报告,为吉林省加快资本要素自由流通,促进长春、吉林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高区域整体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长吉金融服务一体化建言献策,得到了吉林省金融办领导的高度认可。
(二)圆满完成吉林省公主岭市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调研
为了开展好中国银监会“发展普惠金融”重点课题研究,充分了解吉林省“普惠金融”发展状况,为国务院制定发展普惠金融规划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2014年7月22—28日,我校按照吉林省金融办的统一部署,赴辽源、通化、白山、公主岭等地市开展调研,持续推进我校“金融三进”社会实践活动。
计算机系由12人组成的师生调研分队,深入公主岭地区,通过座谈会、参观龙头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和“金融三进”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与各地金融办、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全面了解当地普惠金融的发展情况,并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提出了要深化政校合作,依托学校的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力量,有针对性地为破解地区金融难题提供智力支撑的发展策略。
通过调研,计算机系师生了解了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民的金融需求及获取金融服务的情况,锻炼了师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将金融知识带进社区、带进乡村、带进企业的同时,积极发挥了计算机系服务社会的职能。
由计算机系教师指导的学生调研论文成绩喜人,《关于金融物联网发展调查报告》荣获201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奖征文二等奖,《网上银行安全问题的调研报告》荣获三等奖;
《居民近年来支付方式与消费习惯调研报告---基于公主岭地区的调研》荣获2014年“中国进出口银行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奖征文二等奖。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计算机专业师生团队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对当前金融行业的热点问题进行充分调研剖析,并取得丰硕成果,夯实了特色专业改革的内涵和外延。
四、依托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提升特色IT职业教育水平
多年来,计算机系专业教师坚持为社会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金融从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实现“传承行业优势、培育实用人才”,满足金融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根据金融业发展的实际和金融企业的需求,组建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业务与技能并重的高素质、精业务的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能满足各层次和各类业务培训的需要。
2012年以来,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为吉林银行等金融企业员工进行《金融网络信息安全》、《互联网金融》的短期培训,提高了金融从业人员的金融网络信息安全的防御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师资队伍,检验了教改效果,提升了专业教学水平。
五、结束语
经济类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借助学校独有的经济特色和浓厚的金融行业氛围,借助各种经济金融类科研平台和调研平台,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与行业深度融合,锻炼师资队伍,在专业教学改革中融入经济金融元素,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以培养出更多地满足社会需要,具有经济金融行业背景的特色IT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献峰,郑秋生,杜俊俐,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浅析[J].计算机教育,2009(1):56-58.
[2]申炳昕,余绍黔.商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福建电脑,2006(11):194-195.
邢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