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语法差异与对比学习法

  摘要:随着我国同世界的交往日渐频繁,对外交流也不可避免的增加。英语作为一种世界范围的通用工具,给人们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便捷。我国学校的英语学习自小学到高中、大学、研究生等,是持续性的学习状态。但两种语言因产生环境与使用风俗的不同,在语法使用中存在很多差异。本文将就英汉语法差异与对比学习法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英语;汉语;语法差异;对比学习法

  一、英汉语法差异

  1.英语重形合,主语不能省

  在英语学习中,一个长短句式的学习是非常复杂的。主谓宾语、主系表语、宾语、定语等等成分居多,且语法极其繁复。但有一点必要的是英语句式中不能省略主语。在汉语日常交流中,我们通常省略主语。如在饭局上,我们询问:“好吃吗?”事实上,我们省略了好吃的主语“饭菜”。而在英语表达上,则必须使用:“Does it taste good?”,句子中的“it”就是整体句式的主语。又如:“It is very cold in south China those days.”句中用形式主语it代替真正的主语“天气”。尽管没有明确的指出天气,但是使用了形式主语作为替代。在翻译这句话时,我们应该解释成:“南方这些日子是很冷的。”可以明显看出,汉语中既没有出现“天气”这个词,也没有所谓的形式主语所代替。英语注重形合,而汉语注重意合,只要意思表达到位,主语可以在双方了解的状态下不予使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汉语零主语现象。

  2.英语中做主语的成分多样

  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一书中,将汉语的主语定义为:“在主谓语词组中主语是陈述的对象,放在谓语前面,回答谁或是什么的问题”。如“夏天是炎热而又潮湿的。”其中夏天就是主语。而在英语中,充当主语的成分有很多,名词、代词、介宾短语、动词、动词主语等等。如在“Matt is a handsome and rich bachelor.”句中,主语是人Matt。在“To repair the necklace is very expensive.”中,主语是动词短语To repair the necklace。“Nervous is not necessary.”这里,形容词nervous做了主语。而在汉语中,形容词做主语时通常是省略形式,比如:“亲爱的,你回来了”中,看似是形容词亲爱的充当了主语,但事实上,在亲爱的之后省略了主语“你”。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这种句式上的明显差异适应了不同语系地区人们的表达需求。

  3.语序的差异

  在汉语中,主语通常在句首,主谓语之间的瞬间除古体诗词中为了讲究平仄或现代汉语中修辞的需要外,基本不能颠倒。这是因为一旦颠倒,语句所表达的含义就发生了质变,如我吃饭,颠倒之后成了“吃饭我”或“饭我吃”,前者是语义的错误,后者是语序的错误。但是在英语重,倒装句却所处可见,在各种长难句中,倒装句的使用会使句子语感更为通顺,而且句式不会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我们常见的“Here you are.”或“Not only can I cut meats,but also I can cook.”的前倒装后不倒装的现象。如果用汉语语法来讲这句话,我们会说成“I can not only cut meats,but also I can cook.”这样显然违背了英语语法的设定。

  4.时态差异

  在英语中,一共有16中时态表达方式。如过去、现在、将来、完成时、虚拟语气等等。“I watched TV yesterday”、“I am watching TV”、“I am going to watch TV.”这三句分别表示我昨天看电视了,我正在看电视,我要去看电视三种时态。从翻译来看,英汉语在时态的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更为明显。英语用不同的动词形式表示时间的变化,而汉语中则几乎没有表达时态的固定词语,而通常用“了”、“正在”和“要”等词表达。

  二、英汉语对比学习法

  尽管英汉语在语法中存在一系列差异,但正是因为差异的存在,才使得英汉语的学习更加有趣。我们可以使用英汉语对比学习法,来加强对语言的巩固学习。

  1.音节与英语字母的对比学习

  汉语中有声母与韵母的区分,而英语中有基础的26个英文字母以及元音、辅音的区分。在学习中,可以通过二者的比较进一步的加深对不同语系的语法了解。汉语拼音中的“aoeiu”是英语的五个元音字母。任何语言之中都是有共同性的。=,因为创造语言的人类本身就是属性相同,社会生活相近的人类。对基础知识的对比学习,有利于引起初学者的学习兴趣,为后来的深入奠定基础。

  2.主语属性比较学习

  尽管在汉语中存在零主语现象,但事实上主语只是被省略了。对比英汉语之间的主语表达方式,有利于加强语言的深入。英汉语中的对照:

  我(们):I(we)你(们):you他/她/它:he/she/it

  汉语和英语之间的主语后面的动词表达严重不同。在汉语中,“我/你/她/他是一个数学老师”,主语后面都可以使用“是”。但是在英语中,则是“Iam/you are/she is/he is a math teacher.”,主语后面的动词分别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学生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差异进行比较学习。

  3.谓语属性比较学习

  英语和汉语都有动词,并且都是最重要的词类之一。它们在句子中起着对所要表达的对象做出陈述和说明的作用,是句法结构及言语交际中的关键所在。英语动词主要表示动作,其次表示状态或性质,被称为Verbs,如,“He stretched his leg stop repare the race”其中,stretched是句子的谓语,表示拉伸的动作,-ed形式则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是过去,表示状态。

  两种语言的动词主要功能都在句子中做谓语或谓语部分的中心词。但汉语动词主要用于描述人和动物的行为、动作及事物的发展变化,但也包括表示人和事物状态的形容性动词。如:“你写完英语作业了吗”,其中“写完”表示行为的发展变化。

  4、时态比较学习

  前文中,我们阐述了英汉语之间的时态差异。“I watched TV yesterday”、“I am watching TV”、“I am going to watch TV.”这三句分别表示我昨天看电视了,我正在看电视,我要去看电视三种时态。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汉语中用“了”“已经”等词表达过去状态,用“正”“呢”(我看电视呢)等词表达现在进行时,用“要”“准备”“打算”等词表达将来的含义。通过分析比较,也可以学习两种语言的语法。

  小结

  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从本质上看,语言只是一种学习交流的工具。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语言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的其他文化风俗。尽管新型语言的学习难度较大,但因为双方之间的这些差异、共同点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加强学习。

  参考文献:

  [1]邰茜;浅析英汉语法差异与对比学习法[J];《科学中国人》;2014

  [2]杨黎黎;汪国胜;“可以说”向弱断言成分发展的主观化历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3]喻浩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丁洁;;,创设交际氛围——反思优化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年07期

  [5]孙虹;浅析“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若干差异——教学后的反思[A];《教育界》;2015

  刘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